二、駁回
杭州蕭山某某經營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北京資深房地產律師袁*柱(lawyuan@163.com 、010-84988278)評析:一、關于原告是否具有訴訟主體資格的問題。原告雖然不是
租賃合同的相對人,但因
被告租賃的房屋是國有資產,原告根據政府文件要求,接收第三人移交的包括被告承租房屋在內的房屋、土地及租賃合同,并向第三人預付了第三人對被告的預期可得租金,則原告取得了對被告承租房屋的資產管理權和租金
債權,原告的主管部門某管理局亦多次書面函告被告租賃房屋的資產及合同轉移情況,并要求支付未付租金,被告的回函中也認可租賃房屋資產及債權的轉移,因此原告享有對被告的租金債權,具有適格的訴訟主體資格。 二、關于原告的租金請求權是否超過訴訟時效的問題。被告最后一期租金的交納時間根據
租賃協議為2007年2月底,期間原告的主管單位兩次催討,被告在2008年7月31日的復函、2008年8月19日的聲明中尚提出到期租金在其為第三人墊付的蕭山某飯店職工調整工資、托管費等費用中抵扣的主張,后在2009年7月29日其向法院
起訴原告等人的(2009)杭蕭民初字第3934號案中又提出以其所墊資費本息抵銷租金的主張,該案被告于2010年1月26日向法院申請撤訴。以上事實可見,原告曾多次催討租金,被告也自始至終未明確表示不履行義務,只是一再提出以抵銷方式履行租金
債務。根據訴訟時效制度的規定,被告抵銷債務的主張具有
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因此,原告對被告的租金請求權自2010年1月26日中斷后重新計算,原告于2010年8月4日向法院起訴,并未超過訴訟時效,故法院對被告的
訴訟時效抗辯不予采信。 三、關于被告是否拖欠租金450 000元的問題。被告與第三人在2004年
簽訂的租賃合同項下2006年上半年的租金和2006年8月1日至2007年7月31日的租金共450 000元,被告未以現金款項支付,該事實無論在被告給原告方的復函中,亦或全部租賃合同租金與被告已付租金的差額,還是被告現金支付最后兩筆房租的收款收據上注明所付租金的租期,均可印證,確實無疑。被告關于2004年簽訂的租賃合同項下租金已經支付完畢,而1999年簽訂的合同項下租金因債務抵銷而消滅的抗辯,有違交易先后慣例,與事實不符,法院不予采信。雙方爭議的關鍵在于是否以被告所謂的墊付工資、托管費本息抵銷該450 000元租金的問題。然而,債務抵銷的前提,即對等債務的存在,在本案中并非為有效
證據證實的確鑿事實,而且,租賃協議明確約定,第三人在蕭山某飯店的職工歸承租人使用,包括離退休職工在內的職工工資、福利等一切費用以及政府統籌費用均由承租方支付。至于協議中關于職工晉級、調資由第三人負責晉升,作為檔案工資等約定,系考慮轉制前職工身份的行政管理需要,并未指明調資工資、干部托管費、
解除勞動合同的
經濟補償金等需由出租方
承擔,也無相關證據佐證被告的所謂墊付款項系經出租人同意或授權而為,第三人及原告方從未作出認可被告所謂抵銷債務的行為,一直是被告單方表態,因此,即使相關費用客觀存在,也無證據證明被告系為第三人墊付的款項,故應由被告自行承擔,被告關于為第三人墊付費用本息652 429.3元,該款項已抵銷租金的抗辯,無事實和
法律依據,法院不予采信。 綜上,原告要求被告支付租金450 000元的訴訟請求,合法有據,法院予以支持,原告要求被告根據2004年簽訂的租賃協議約定支付
逾期付款違約金,因被告在原告起訴前一再主張以其所謂墊付款抵銷租金,而原告一直未作正式回應,原告雖催討租金,但一直未提出違約金主張,故對原告起訴之前的違約金,法院不予支持,對原告提出違約金請求之日起的違約金,法院按租賃合同約定的日萬分之五的標準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