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前財產保全的法律界定是什么
訴前財產保全屬于應急性的保全措施,目的是保護利害關系人不致遭受無法彌補的損失。例如,雙方當事人簽訂購銷合同,需方按約定給付供方150萬元的預付款,事后發現供方有欺詐行為,根本沒有能力履行合同,而且所付貨款有被轉移的可能,如不及時采取強制保全措施加以控制,必將產生難以彌補的損失。由于從債權人起訴到法院受理需要一段時間,法律就有必要賦予利害關系人在情況緊急時,請求法院及時保全可能被轉移的財產的權利。
訴前財產保全的申請人即利害關系人必須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15日內提起訴訟,使與被保全的財產的有關爭議能夠通過審判得到解決。如果利害關系人未在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解除財產保全措施。
管轄:訴前保全,應當向被保全財產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
保全裁定與起訴期限:
一、裁定期限:人民法院接受申請后,必須在48小時內做出裁定。
二、起訴期限:1、申請人在人民法院采取訴前保全措施后應當在30日內起訴或申請仲裁。2、逾期不起訴或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并可能引起申請人的賠償責任。
保全的解除:在下列兩種情況下,采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或者上級人民法院可以解除保全措施:
1、沒有起訴或申請仲裁。申請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內不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解除保全。
2、提供擔保。在財產糾紛案件中,被申請人提供有相應數額并可執行的財產作為擔保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解除保全。但提供擔保只適用財產糾紛案件,即雙方爭議的事財產權益。如果是非財產案件,擔保并不能實現同保全同樣的目標。
益處:一旦對方的某項財產被采取了保全措施,申請人就可以“高枕無憂”地進行訴訟,如果案子勝訴了,即使對方拒不履行判決確定的義務,也有已被保全的財產可供執行。而且,因為財產保全限制了對方對財產的處分,極大影響著被申請人的生活、生產經營,故在權衡利弊后,很多情況下,為了滿足雙方的利益,大多數會和解,這樣既節省了時間,也順利解決了糾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犯罪特征有哪些
2021-01-03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由誰承擔民事責任?
2020-11-25被治安拘留過能入黨嗎
2020-11-18虛擬貨幣是什么
2021-03-15交通事故賠償的流程是什么
2020-12-31公司宣布破產員工應該有哪些賠償
2021-01-22公民侵犯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05回避的適用情形
2020-12-04受害人因交通事故致殘的是否有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呢?
2021-01-18訴訟中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1什么情況下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0若公司倒閉該如何賠償員工
2021-02-12保險: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包括哪些內容2020最新
2021-02-06婚嫁保險有什么用
2021-02-15一般附加險別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1限制保險人合同解除權如何被限制
2021-01-04保險合同生效程序
2021-02-25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10保險公司是否應被追加為被告
2021-02-25保險單遺失對理賠有影響嗎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