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仲裁的受理范圍
勞動仲裁的受理范圍如下: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則在上述基礎上,進一步豐富、調整和擴充了勞動仲裁的適用范圍:
(1)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2)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3)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4)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5)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6)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勞動仲裁程序該怎么走
勞動仲裁要走如下受理程序:
1、申請。
首先申訴人應在權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書面提出申請。當事人按仲裁委員會提供的《申訴書》填寫一式二份,附勞動合同、身份證復印件及相關的證據材料;申訴人系用人單位的,應附營業執照有效影印件。上述提交的材料系復印件的應帶原件核對。
2、受理。
自當事人提交符合填寫要求的申訴書之日起7日內,仲裁委員會將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決定,并在作出決定之日起7日內通知當事人。
3、委托。
當事人可以委托不超過二名的律師或其他人代理參加仲裁活動;委托他人參加仲裁活動,必須向仲裁委員會提交有委托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托書,委托書應明確委托事項和權限。
4、舉證。
勞動爭議案件一般由申訴人提供證據;因用人單位應作出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勞動爭議的,由用人單位負責提供證據。
5、審理。
雙方當事人應按仲裁庭指定的時間到達指定的地點參加庭審活動。申訴人無正當理由未到庭的,按撤訴處理;被訴人無正當理由未到庭的,仲裁庭可進行缺席審理并作出缺席裁決。
6、調解。
仲裁員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應當先行調解,當事人雙方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根據協議內容制作調解書,調解書在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
7、裁決。
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調解書送達前當事人反悔的,仲裁庭應當及時裁決。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裁決即發生法律效力。
8、結案。
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一般自組成仲裁庭之日起60日內結案;如案情比較復雜的,經批準最多可延長30天。
當您與用人單位產生勞動爭議時,您可以先跟單位協商或者找工會幫忙調解一下,協商調解無果后才通過勞動爭議仲裁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權利。如果您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我們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業性化學中毒怎么認定
2020-11-23偷窺隱私在法律上如何處理
2021-03-17如何辦理專利復審委托
2021-01-29人被車撞了有哪些賠償
2020-11-14票據背書不連續怎么辦
2021-01-05繼承開庭到判決多長時間
2021-02-05遺囑不公證有效嗎
2021-01-03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處理
2021-02-20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
2021-02-05借貸糾紛夫妻是否共同賠償
2020-11-15合同之債的客體
2021-01-22做不了工傷認定怎么起訴賠償
2020-12-31簽訂勞務合同叫什么員工
2020-12-12入職多久才算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1怎么簽試用期合同
2021-01-28保險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7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問題有哪些
2020-12-31解除保險合同的手續及風險
2021-01-24勞動局的保險認證什么時間結束
2021-01-19此案保險公司應拒賠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