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了之后其實很多權利就會消滅,但權利消滅并不代表此時就不受保護了,我們知道在著作方面的權利,即使在人死亡之后的一段時間內也是受到了保護的。那死人的肖像權是否也受到保護呢?下文中律霸小編就這個問題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死人的肖像權還受保護嗎
公民死亡后權利消滅,故死人沒有肖像權。但是其肖像、姓名等仍在一定期限內受法律保護,其肖像受不法侵害時,由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救濟。具體的相關法條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條 自然人死亡后,其近親屬因下列侵權行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以侮辱、誹謗、貶損、丑化或者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
二、賠償標準
我國的侵害肖像權的責任方式主要是民事責任方式。該民事責任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其中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為非財產性責任方式,賠償損失為財產責任方式。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侵權責任的確定一般是:一是以“營利為目的”的,是以營利目的作為賠償的標準。即無論是否“情節嚴重”,也無論是否贏利,只要非法使用的目的是為了贏利,且肖像權人要求賠償的,侵權人就必須承擔賠償責任。二是對于非以營利為目的的侵害肖像權的,就是說侵害肖像權精神利益損害賠償的確定,是以“情節嚴重”這一基本標準為標準。情節輕微,不造成嚴重后果的,一般不判定物質方面的賠償。
侵犯肖像權的損失一般為精神賠償。最高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0條“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其實在死亡的那一刻開始就是消滅了的,也就是說死人沒有肖像權,但死人的肖像權在一點時間內還是會繼續受到保護,此時如果有人侵犯了死者的肖像權,那死者的近親屬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追究對方的法律責任。
?侵犯肖像權的行為包括哪些
?侵犯肖像權是犯法嗎
?怎么樣才算侵害肖像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訂代理合同簽訂流程包括哪些環節
2020-12-16暫住證過期3個月怎么辦
2020-11-14土地預審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20抵押擔保責任屬于連帶債務嗎
2021-01-11被監護人長期遭受監護人虐待的能否申請更換監護人
2021-02-16同一當事人的兩種違法行為,可以分別立案嗎
2021-01-11離婚集資房怎么分,離婚單位集資房如何分割?
2020-12-27勞動關系轉移單需要注意的問題
2021-03-24起訴離婚需要收集哪些證據
2021-02-04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是什么
2021-01-09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拒絕賠償
2020-11-21意外險拒賠的幾種情況分別是什么
2021-01-26保險合同成立后誰有權解除合同
2021-03-01拆遷補償合同糾紛時效怎么認定
2021-02-15沒有統一標準,拆遷補償誰說了算
2021-02-06農村宅基地過戶后遇到拆遷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6企業如何建賬
2021-02-17房屋拆遷賠償費及投訴的法律常識
2020-11-20關于廣州舊城改造拆遷補償問題
2021-02-05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基準價是什么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