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規定監護權可以約定嗎?
依據我國民法典的規定,監護權是可以約定變更的,約定變更監護權的,由當事人簽訂協議書,對變更監護權問題進行約定。
對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包括未成年人和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進行監護的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
第二十九條 被監護人的父母擔任監護人的,可以通過遺囑指定監護人。
第三十條 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之間可以協議確定監護人。協議確定監護人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
第三十一條 對監護人的確定有爭議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對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民政部門或者人民法院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在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指定監護人。
依據本條第一款規定指定監護人前,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處于無人保護狀態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法律規定的有關組織或者民政部門擔任臨時監護人。
監護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變更;擅自變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監護人的責任。
2021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施行。第二十七條規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二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被監護人的監護權是可以由有權利擔任監護人的權利人來進行約定的。雙方之間可以簽署相關的協議來確定被監護人的監護權。協議確定之后,指定監護人必須承擔起監護人的相關責任,照顧好被監護人。如果沒達到其所盡職,則可以取消其監護人的身份。
過繼監護人變更,需要辦手續嗎?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委托監護人協議書應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業病鑒定費用多少費用
2020-11-25事故一次性賠償書
2020-12-20語言威脅恐嚇算不算違法
2021-02-01情侶同居算非法同居嗎
2021-02-13撤銷強制執行兩個月了怎么還沒消除
2021-03-19把銀行卡借給別人走賬犯法嗎
2020-12-07法院立案需要戶籍證明嗎
2021-01-14簽假合同應怎樣處罰
2021-01-27交通事故理賠有什么程序
2021-03-07房屋私自改造出租合法嗎
2020-12-24勞動合同的解除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19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承攬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20夏季勞動保護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31如何合法辭退員工
2020-11-08航空意外險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2個人旅游意外保險條款
2021-01-04我國產品責任制度執行中有哪些問題與建議
2021-03-01飛機延誤險賠償標準有哪些
2021-02-08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夫妻離婚時是否能分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