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行為,是指行為人不具有設立、變更或消滅民事法律關系的意圖,但依照法律的規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為。
1、事實行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為其必備要素,而民事行為以意思表示為必備要素;
2、事實行為依法律規定直接產生法律后果,民事行為依據行為人的意思表示的內容而發生效力;
3、事實行為只有在行為人的客觀行為符合法定構成要件時才發生法律規定的效果,民事行為的本質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實構成;
4、事實行為的構成不要求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而民事行為以行為人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為生效條件。如:先占、加工、無因管理行為、遺失物的拾得行為、埋藏物的發現行為以及債權標的物的給付行為等均屬于事實行為。
事實行為
事實行為,是指行為人不具有設立、變更或消滅民事法律關系的意圖,但依照法律的規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為。就民法而言,行為區分為民事行為和事實行為兩大類。
民事行為
民事行為是民事法律行為的上位概念,包括民事法律行為、無效民事行為、可撤銷的民事行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為,不包括侵權行為、違約行為、無因管理行為等事實行為。
區別
1、事實行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為其必備要素,而民事行為以意思表示為必備要素;
2、事實行為依法律規定直接產生法律后果,民事行為依據行為人的意思表示的內容而發生效力;
3、事實行為只有在行為人的客觀行為符合法定構成要件時才發生法律規定的效果,民事行為的本質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實構成;
4、事實行為的構成不要求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而民事行為以行為人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為生效條件。如:先占、加工、無因管理行為、遺失物的拾得行為、埋藏物的發現行為以及債權標的物的給付行為等均屬于事實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是民法典的總則編,規定了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和一般規定,在民法典中起統領性作用。共分基本規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代理、民事責任、訴訟時效、期間計算和附則11章、206條。
對于你提出的“什么是民法中的事實行為”問題,事實行為比較難理解,就是針對法律的更改,設立等等的行為,在一系列的法律事件都需要警醒。事實行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為其必備要素,而民事行為以意思表示為必備要素是民法中的事實行為中的一種。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美容院做整容手術失敗是否屬于醫療事故
2021-02-27上市公司為什么要存續分立
2021-01-07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01上海醉駕追究幾年刑事責任
2021-01-11購物平臺商家刷好評刪惡評怎么罰款
2020-12-23仲裁和訴訟解決民事糾紛有哪些方式
2021-01-28無故毆打他人如何處罰
2021-01-13放棄繼承聲明能反悔嗎
2020-11-16中國人和外國人辦理結婚證登記如何辦
2021-02-27合同中債權抵銷的要件是什么
2020-12-22寄存人不支付保管費怎么辦
2021-01-13公司已經注銷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11集資房如何辦理可上市產權
2021-03-21哺乳期公司調崗
2020-11-24貿易保險之貨物運輸保險涉及的風險
2020-11-19車上責任險怎樣投保
2021-02-03投保人因不明白保險合同簽錯了怎么辦
2020-11-26保險合同變更的程序和手續包括哪些
2020-12-05雇主責任險賠償金應給出事的雇員還是雇主
2020-11-29承包期限未到,承包的土地可以讓子女繼承嗎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