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刑法》第143條“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罪”中的“衛生標準”,主要是指1995年10月30日公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的相關規定。食品衛生標準是《食品衛生法》時代的產物,有學者給其下了定義,指食品衛生法對生產、銷售食品的總體要求和生產、銷售某一類食品所必須達到的衛生指標,一般指食品中含菌類、雜質或污染物質的最高容許量?,F在,《食品衛生法》已經廢止,取而代之的是《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第19條規定:“食品安全標準是強制執行的標準。除食品安全標準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強制性標準。”第22條第一款規定:“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對現行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食品衛生標準、食品質量標準和有關食品的行業標準中強制執行的標準予以整合,統一公布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焙苊黠@,食品安全標準將是我國唯一的食品強制性標準?!妒称钒踩ā分写嬖趪覙藴?、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這三種標準,那么在定罪時應依照哪個標準?
筆者認為應依據食品安全的國家標準:
第一,這是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則所決定的,地方標準的制定會影響刑法的平等適用,加劇地方保護;
第二,雖然法律明確規定沒有國家標準或地方標準的應當制定企業標準,但該標準僅能夠在企業內部適用,屬于企業的一種自律性標準。對于尚未規定國家安全標準的,該如何處理?
《食品安全法》第22條規定:本法規定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公布前,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按照現行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食品衛生標準、食品質量標準和有關食品的行業標準生產經營食品。所以,在具體認定中,如果相關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尚未出臺,仍然需要參考現行具體標準來進行罪與非罪的判斷。除了上述三類標準,安全標準還應當包括行業標準。在行業標準的把握上,應當區分該標準是從嚴還是補缺。對于系從嚴規定的,不應當作為安全標準認定的依據,而對于沒有國家標準的補缺性標準則可以作為安全標準的認定依據。因為隨著科技的發展食品不斷出現新品種,單純依據國家標準勢必造成大量新型犯罪難以控制,采用將補充性行業標準作為判斷依據將有利于打擊犯罪;而且行業標準作為行業內統一適用的標準,在判斷上具有平等性和普遍性。同時,要注意“安全”與“有毒、有害”的區別。
從一定意義上說,有毒、有害的必然是不安全的,但不安全的并不必然是有毒、有害的。從性質上來說,食品安全標準是法定的標準,而有毒、有害是客觀的事實,安全標準低于有毒、有害的標準,所以在具備有毒、有害性時就不再進行安全標準的判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暴力拆遷過程中遭遇的財產損失,被拆遷人可以申請國家賠償嗎
2021-01-05行政訴訟證據規定的適用問題具體有哪些
2021-01-13有限合伙企業有訴訟主體資格嗎
2021-03-13公司不續簽合同是否有賠償
2020-11-28老人的贍養費能要多少錢呢
2020-11-08確認勞動關系糾紛能否主張賠償
2021-02-20勞動糾紛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2-13不安抗辯時能不能解除合同
2021-03-24房產證未辦理下來能否過戶
2020-11-27建筑工程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飛機航空管制延誤賠償
2020-11-20貨物運輸保險是什么
2020-12-13貨物運輸途中滅失,代辦托運人需要賠償嗎
2021-01-0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代位求償權案例評析
2020-11-26變更保險合同程序怎么走
2020-12-30保險人哪些情況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0-12-25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是指什么,什么情況下沒有受益人
2021-02-07保險合同是格式合同嗎
2021-02-11人身保險受益人需要承擔義務嗎
2021-02-25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