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監護權到什么時候?
對未成年人的監護權一直到未成年人取得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后終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三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監護關系終止:
(一)被監護人取得或者恢復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二)監護人喪失監護能力;
(三)被監護人或者監護人死亡;
(四)人民法院認定監護關系終止的其他情形。
監護關系終止后,被監護人仍然需要監護的,應當依法另行確定監護人。
二、未成年人的監護人范圍是怎么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二十六條?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
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第二十七條?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三、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三十四條? 監護人的職責是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職責產生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因發生突發事件等緊急情況,監護人暫時無法履行監護職責,被監護人的生活處于無人照料狀態的,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應當為被監護人安排必要的臨時生活照料措施。
第三十五條? 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監護人除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在作出與被監護人利益有關的決定時,應當根據被監護人的年齡和智力狀況,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
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保障并協助被監護人實施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監護人有能力獨立處理的事務,監護人不得干涉。
其實父母對未成年人的監護和撫養義務理論上到孩子18周歲之后就正式終止了,實際上年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在特定情況下就需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了。所以,父母對孩子的監護并不是伴隨孩子終生的。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年滿多少歲就沒有監護權了
終止監護人資格在哪里辦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吃荔枝查出酒駕被罰是否可以復議
2021-03-07童工死亡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0-11-23掛牌公司如何分立
2021-03-18民事案件中移送管轄可以復議嗎
2021-03-24放棄繼承權允許撤回嗎
2021-02-01雇傭關系要承擔工傷嗎
2021-02-28單位集資房能否私下轉讓
2021-02-14勞動者被裁能得到什么賠償
2020-12-17保險標的是什么意思
2021-01-03保險合同的變更有哪些類型?
2020-11-27意外傷害保險理賠需要多久
2021-02-22人身保險新型產品精算規定
2021-01-01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若干問題探討
2021-01-30如何理解網絡保險
2020-11-28一般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1-25對保險代理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8快遞被燒了物流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責任
2020-12-14校方責任保險理賠案例導言
2021-02-06土地承包的主體可以是誰
2020-12-27糧補是歸土地所有者還是土地承包經營者呢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