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作假冒偽劣商品犯罪手法主要是什么?
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刑法第140、150條規定了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刑事責任。銷售金額5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50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20萬元以上不滿50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 50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50萬元以上不滿200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50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200萬元以上的,處15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50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二、消費者如何維權?
1、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清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對消費者維權各項法律法規,才能更好地行使權利、履行義務。
2、購買前了解商品屬性。對于商品的種類、規格。性能、原材料、結構、合格證,出廠日期、消費期限、使用說明、售后服務等有關商品自身的情況以及商標、廠家、生產地、經銷者等關于商品生產經營者的情況應盡可能地了解。
3、保存購買憑證。購買后應盡可能要求銷售者出具發票、收據或其他書面的證明材料,以便在受到侵害時,能夠有效地進行索賠。
4、自動與商家協商。當發現購買商品與自己的需要不相符合時第一時間與商家協商溝通,指出自己的購買目的與產品不符合,申請更換或者退貨。
5、 網購-七天無理由退換貨。
6、 媒體曝光維權。針對有背景、有影響力的違法商家,各種協商途徑,各種維權受阻,可以通過各種媒體(電視臺、網站、微博等)曝光其違法行為,通過輿論的壓力和高層政府官員的重視來深度維權。
7、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8、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總而言之,制作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犯罪手法也是比較簡潔單一的,因為這些商品的質量根本就不符合國家要求。不過現在假冒偽劣商品在市場上還是比較猖獗的,所以消費者在購買商品的時候,最后還是要選擇正確的供貨渠道,這樣維權也比較方便。
購買到假冒偽劣商品該怎么辦?
什么是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罪?
哪些屬于假冒專利的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婚前財產協議怎么寫,婚前財產協議有效嗎
2020-11-27未留有遺囑的老人遺產子女怎么分配
2021-02-27辦理房地產抵押登記須知
2021-02-28影響債券投資收益率的因素
2021-03-19孩子臉部在商場受傷誰負責
2020-11-09房地產中介服務合同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3房產證糾紛如何維權
2021-01-08返聘合同續簽再解除有什么條件
2021-01-16公益性崗位提前多久提出離職
2021-01-31浙江省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放
2021-02-27擅自離職該怎么做
2021-01-20保險合同的除斥期間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1-02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存在的問題及難點
2021-02-01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2-13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范本
2021-02-04幫朋友炒股賠錢怎么算
2021-03-10旅游意外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0-11-27交警判肇事司機負次要責任 法院判保險公司賠十萬三者險
2021-01-07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是怎樣的
2020-12-06保險公司可以以違反如實告知義務拒賠嗎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