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能力與人格
談到權利能力,不得不談到與之有密切關系的“人格”。有的學者認為,權利能力與人格在本質上是同一的。因為人格是從“平等獨立的人”出發(fā),賦予民事主體法律地位。民事權利能力則是對抽象人格的具體功能和實際地位的闡述,兩者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如果人格體現(xiàn)的是“個人本位”,權利能力則體現(xiàn)的是“權利本位”,而現(xiàn)代私法中的個人本位和權利本位思想是渾然一體,密不可分的。人格只有在“權利能力的歸屬點”上才具有法律人格的意義。“法律上的人”并不是在它的義務和權利之外的一個分立的本體,而不過是它們人格化的統(tǒng)一體。雖然說權利能力和人格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但認為兩者完全同一,而且在實踐中不加區(qū)別是不正確的。
人格是指人的資格,人格概念的提出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歷史的進步而產生的,并且隨著人權意識和自由、平等意識的進一步深入而逐步發(fā)展完善的。它是對人的存在狀態(tài)的肯定,對尊重人、保障人,全面實現(xiàn)人的發(fā)展,切實保障人的各項權益的實現(xiàn)提供了基礎。人格是一個高于權利能力,而且比權利能力概念更抽象概括的概念。而民事權利能力是指人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它設立的立法動因在于對民法之適用對象提供一定基礎和條件,以實現(xiàn)民法調整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目的。它是當事人能夠進入民事領域,參與民事法律關系的基礎,是享有民事權利的前提。因此,兩者是不能混同的。正如arlosAlerrtodeMotaPinto所說:人格表示人的法律資格或者法律條件,權利能力則指成為法律關系擁有人的能力,根據(jù)一定的條件或狀況,權利能力可分大小(法人的權利能力比自然人小,自然人、未成年人雖缺少的基本上是行為能力,而非權利能力,但在某些情況下或對于某些行為,未成年人是無權利能力的)。但不論權利能力之大小,人總是人,亦即權利能力有大小之分,而人格僅存在有無之分。
從上述可知,人格是一個高于權利能力,而且比權力能力概念更抽象概括的概念,在實際中很少有人了解到這些名詞,但是小編認為適度了解,是十分必要的,也有利于法律意識的養(yǎng)成。當然,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在線法律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注冊商標的流程及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1-01-06如何解除反擔保
2021-01-11合伙企業(yè)成立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1-02-07信用卡不小心逾期一次怎么辦
2021-01-24法定繼承的繼承順序是什么 法定繼承時遺產如何分配
2021-01-24房產抵押貸款步驟是什么
2021-02-09因公殉職認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29拿別人銀行卡取錢算盜竊嗎
2020-11-12城市商業(yè)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
2021-01-24胎兒取得繼承權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9購房時怎么處理面積的差異
2021-01-01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有什么規(guī)定
2021-03-21騙取生育津貼如何處罰
2021-03-17事故證明書可以報保險嗎
2021-01-03保險業(yè)非法集資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10保險公司賠償?shù)臅r限是什么
2021-02-14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責任呢
2021-02-28企業(yè)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將面臨哪些勞動用工風險
2021-03-02加入WTO對各行業(yè)的影響:保險業(yè)國際貿易論文
2021-02-04保險代理人簽訂假合同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