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代理人的基本特點
第一,法定代理產生的依據是法律的直接規定。委托代理中,代理人的代理權是由委托人通過委托授權而產生的,而法定代理權的產生是不以當事人的個人意志為條件的,而是直接源于法律的規定。第二,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權限范圍也是由法律規定的,而且一般都屬于普通代理或全權代理,沒有代理權限范圍的特殊限制。委托代理人的代理權限則取決于委托授權書的規定,既可以是全權代理,也可以是特別代理,代理人只能在委托人授權的范圍內代理委托人進行法律行為。第三,法定代理人與被代理人之間往往存在某種特定的血緣或親緣關系,這種特定的血緣或親緣關系正是法定代理產生的基礎。實踐中,最常見的法定代理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1)父母作為其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2)配偶一方作為其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對方的法定代理人;(3)成年的兄、姐作為其未成年的弟、妹的法定代理人;(4)職務代理中的代理人。第四,法定代理的宗旨在于保證無行為能力和限制行為能力人能夠通過代理行為順利地參加民事活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它主要是為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而設立的代理方式。第五,法定代理都是無償的。
法定代理人的確定程序
關于法定代理人的確定問題,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七條規定,法定代理人之間互相推諉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為訴訟。為進一步細化指定程序,本解釋規定如下:第一,事先沒有確定監護人的,可以由有監護資格的人協商確定。即先確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隨之確定了代為其參加訴訟的法定代理人。對此,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十七條分別規定了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監護人的確定范圍。人民法院可以從此范圍中按照法定順序予以確定相應的監護人;第二,有監護資格的人對監護人確定一事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在他們之中指定訴訟中的法定代理人。對此,《民通意見》作了詳細規定;第三,當事人沒有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一款、第二款或者第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可以指定該法第十六條第四款或者第十七條第三款規定的有關組織擔任訴訟中的法定代理人,即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在該情形下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監護人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小編提醒您,法定代理人不是當事人,屬于訴訟參與人中的其他訴訟參與人。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制執行公證保證人能否作為被執行人
2020-12-05商品房建筑面積與合同不符該如何
2020-12-20房東悄悄賣房租客是否有優先購買權
2021-02-26軍婚政審要查女方什么
2021-01-30同居的法律定義是怎樣的
2020-12-21中止探望權法定理由有哪些
2021-01-12婚內過錯賠償最新規定是什么
2021-01-28合同中是否有必要約定合同主體
2021-03-06口頭合同提前終止可以嗎
2021-02-03為什么集資房要全款
2020-12-23勞動合同寫的工資跟約定的工資不一致有效嗎
2021-01-15北京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0-12-03工傷期間用人單位不能解約嗎
2020-12-04人身保險的投保人需要擔負什么義務
2021-02-07火災原因不明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10保險保全手續怎么辦
2021-03-04保險公司再保險都有哪些內容
2020-12-20未告知賠償標準 保險公司被判全賠
2021-01-14只因丟失“費用結算收據” 理賠竟打折
2020-12-05承攬合同與承包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