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惡意訴訟侵權怎么辦
遭遇惡意訴訟應積極應訴,在法庭上用證據打敗對方就是最好的維權方式。
二、惡意訴訟侵權的責任承擔方式
侵權責任承擔方式,是指侵權人依法應當對侵權損害承擔的不利法律后果的形式和類別。
《侵權責任法》第15條規定,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1.停止侵害;2.排除妨礙;
3.消除危險;4.返還財產;
5.恢復原狀;6.賠償損失;
7.賠禮道歉;8.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上述8種責任承擔方式可分為兩大類,即填補損害類型的侵權責任承擔方式與預防(防止損害擴大)類型的侵權責任承擔方式。其中前3種為預防類型的侵權責任承擔方式,而后5種為填補損害類型的侵權責任承擔方式。
除了法定的侵權責任承擔方式,司法解釋或法官在審理具體案件中是否可以創設新的侵權責任承擔方式呢?小編認為,雖然《侵權責任法》第15條規定的是主要承擔責任的方式,看似得不出法定的答案,但是為了法制的統一,各級地方人民法院在審理具體侵權案件時一般不得創設新的侵權責任承擔方式。以上八種侵權責任承擔方式依侵權類型的不同,有著不同的適用條件,那么是否都可以適用于惡意訴訟中呢?
有學者認為消除危險和停止侵害并不屬于惡意訴訟的責任承擔方式,理由是在受害人提起惡意訴訟侵權時,損害應該已經造成,而消除危險和停止侵害針對的是侵權行為正在進行的時候,而此時損害還不能確定,故主張此兩種責任承擔的方式沒有可適用的余地。小編不贊同此種觀點,惡意訴訟侵權的構成確實是以存在損害為前提,但并不意味著要求損害完全發生,可以是損害只產生了一部分,另一部分還沒來得及產生或者損害正在發生中并且正在繼續擴大。換句話說,惡意訴訟所導致的損害后果多種多樣,可以是有形的物質財產受損,也可以是無形的精神在遭受嚴重的折磨,侵權行為方式也多種多樣,如不應訴、不開庭,此時消除危險和停止侵害就可以適用。
至于其余6種責任承擔方式,理論界并不異議,一致認為其余六種均可以適用于惡意訴訟中,如給受害人造成了財產損失,可以要求返還財產、恢復原狀和賠償損失;如給受害人造成了嚴重的精神痛苦,可以要求賠禮道歉;如果法人的名譽權遭受侵害時,可以要求消除影響和恢復名譽。當然惡意訴訟侵權責任承擔方式的適用要與具體案件情節的性質、被侵權人的實際需求相匹配。
惡意訴訟侵權行為人應當賠償被侵權人造成的損失,包括財產損害、人身利益損害和精神損害。如果您還有其他關于惡意訴訟方面的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律師,獲得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許可的監督與責任
2021-03-05小區停車位應首先滿足業主需求嗎
2021-01-28女職工孕期可以安排出差嗎
2021-03-10特殊工種提前退休的前提是什么
2020-11-11法定這些情況下可要回彩禮?悔婚可以返還嗎?
2020-12-20三維標志都可以作為商標注冊嗎
2020-12-02借條應該怎么規范書寫才能避免引起借貸糾紛
2021-02-0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離婚后財產糾紛案件收費標準的請示的復函
2020-12-20法定監護人是否具有繼承權利
2021-03-16贈與合同受贈人后期簽字可以嗎
2021-02-08子女拒付贍養費怎么辦
2020-11-21行政處罰作出后未送達生效嗎
2020-12-26交通事故車物定損要注意什么
2020-12-07離婚證據如何收集
2020-12-02房屋裝修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17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5意外保險理賠范圍包不包括猝死
2021-02-25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范本
2021-02-04保險公司利用公司內部文件規定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25保險合同能否凍結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