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是醫療事故官司,無法確定是否能申請法律援助,但如果屬于法律援助條例第十條規定情形的,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法律援助,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相關規定:《法律援助條例》
第十條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發生醫療糾紛后,患者如何處理?
(1)保全證據復印住院病歷包括住院日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影像檢查資料、出院記錄等。對衛生部規定不能復印的病程記錄、會診記錄或無法復印的實體資料等,要求及時封存。對患者死亡有異議的,應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尸檢。
(2)與醫療機構協商解決當事人自愿與醫療機構協商解決醫療事故賠償爭議的,應當制作協議書。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和醫療事故的原因、雙方當事人共同認定的醫療事故等級以及協商確定的賠償數額等,并且雙方當事人在協議書上簽名。
(3)向醫療機構所在地的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經調解雙方就賠償數額達成協議的,制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應當履行;調解不成或一方反悔的,衛生行政部門不再調解。
(4)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當事人不愿意協商或協商不成,可以直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當事人不是在正規的醫療機構就醫造成人身損害的,不屬于醫療事故范圍,可以直接向公安機關報案,因此產生有關的賠償由受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醫療糾紛賠償適用的法律法規有《民法》、《侵權責任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賠償項目主要包括:1、醫療費;2、誤工費;3、住院伙食補助費;4陪護費;5、殘疾生活補助費;6、殘疾用具費;7、喪葬費;8、被撫養人生活費;9、交通費;10、住宿費;11、精神撫慰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村委會法律顧問合同范本
2021-02-11農民工工資拖欠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18股權已經質押償還債務,是否可以查封土地
2020-12-06闖紅燈身亡事故如何定責
2021-03-19公證處公證保全時要拍視頻嗎
2021-03-18企業未成立工會怎么解除合同
2021-02-10遺產的分配配偶占多少
2021-03-17集資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
2020-11-28農民工有哪些勞動保護
2020-12-19保險合同是不是有條件的單務合同
2020-12-14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車輛轉借他人 保險不牢靠
2020-11-12事故第三者可否起訴保險公司要求賠償
2021-03-06服飾城火災 大眾保險被判理賠75.6萬
2020-12-12可以委托醫護人員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嗎
2021-01-12交警調解保險公司不出面怎么辦
2021-02-09被保險人先行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9保險追償權糾紛答辯狀
2020-12-06交通事故發生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的索賠
2021-01-30給政府征地要不要繳納土地出讓金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