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第113條規(guī)定,“賠償損失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合理預見原則的主要理論依據(jù)即意思自治原則。當事人只能承受訂立合同的意思范圍的約束,其責任的承擔同樣也不能超過意思范圍。如果違約造成的損失超出了當事人根據(jù)訂立合同時的情況與事實能夠作到的預見,讓其承擔違約損失就違背了意思自治原則。
應當注意的是,合理預見原則并不適用于約定損害賠償,即在當事人約定違約金或損害賠償?shù)挠嬎惴椒〞r,約定的數(shù)額或者根據(jù)約定的計算方法確定的數(shù)額具有優(yōu)先效力,其都屬于當事人在訂約時就能預見到的損失數(shù)額,除非其約定顯失公平才得予以考慮減少。其次,是否預見或者應當預見可能的損失是根據(jù)訂立合同時的事實或情勢進行判斷的。
據(jù)以判斷是否預見到或者應當能夠預見的依據(jù)是違約方在訂閱合同時實際知道的或者應該能知道的事實或情勢。合同法這樣規(guī)定,體現(xiàn)了公平的原則,在訂立合同時,當事人是可以預見合同違約時自己的損失是多少,既然訂立合同時已經(jīng)預見并且接受了這個損失的風險,那么在要求違約損害賠償?shù)臅r候以預見的損失作為賠償標準也是合理的,當事人也是可以接受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異地工傷社保能賠償嗎
2020-12-05交通事故訴訟需提供哪些證據(jù)
2020-12-15農民工討薪有哪些途徑
2021-01-02自愿中止探望權可以嗎
2021-02-16一審法院違反級別管轄審理是否有效
2021-02-21可以在停車位免費停車嗎
2021-01-29商業(yè)銀行調整業(yè)務范圍需要哪個部門批準
2021-02-09雇傭關系能是多人嗎
2021-02-11房產(chǎn)證抵押給銀行可以轉賣嗎
2020-12-13房屋補償標準能否作為賠償?shù)挠嬎阋罁?jù)
2021-02-232020年被隔離算工資嗎
2021-01-09保險最大誠信原則是如何運用的
2020-11-21如何進行人身保險理賠辦理
2021-02-20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青島交通死亡保險公司賠付標準
2020-12-17集體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05如何認定土地轉讓合同效力問題
2020-12-30城中村拆遷補償方案中,非農業(yè)戶口怎么補償
2021-02-20在征地公告發(fā)布前種樹能不能獲得拆遷補償
2021-02-18遇到拆遷,是選安置房還是選貨幣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