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公布了最新民事糾紛裁判規則,一共有九條。主要是針對司法實踐中一些難以確定標準,但是又在社會上有廣泛影響的一些民事案件給予其裁判規則,方便案件的解決。
最新民事裁判規則具體有哪些
1.人身安全保護裁定,并不當然成為實施家暴的證據
——當事人僅以法院發出的人身安全保護裁定為據,主張其配偶實施家庭暴力并請求離婚損害賠償的,法院不予支持。
2.處分夫妻共同財產,與追索撫養費屬不同法律關系
——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糾紛與非婚生子女主張撫養費糾紛屬于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法院不應一并處理。
3.交強險保險公司賠付后,有權向侵權人行使追償權
——交強險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向受害人承擔賠償責任后,應有權就其已賠付的全部數額向侵權人行使追償權。
4.債權人在作出債務免除的意思表示后,不得再撤回
——債權人一旦向債務人明確作出債務免除意思表示后,不得撤回。債務免除行為本身的無償性并不影響其法律效力。
5.主張違約損失賠償的一方,仍負防止損失擴大義務
——一方違約后,對方仍負有基于誠信原則的合同義務,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擴大,否則不得就擴大損失要求賠償。
6.施工合同無效情形,未竣工驗收工程款的支付原則
——施工合同無效、工程尚未竣工且未經驗收,承包人主張工程款,發包人提出參照合同約定支付的,一般應予支持。
7.決算確認書中工程造價范圍約定不明時,如何解釋
——竣工決算確認書中確認的工程造價是否包括外委分包項目,當事人理解有爭議的,應依《合同法》規定進行解釋。
8.劃撥土地使用權收回后的補償款,不屬于投資效益
——地方政府依法收回劃撥土地使用權后對原劃撥土地使用權人的補償,并不包括對劃撥土地使用權增值部分的補償。
9.未經民主議定程序對外發包集體土地并非當然無效
——未經或違反民主議定程序而簽訂的農民集體所有土地承包合同一般應認定無效,但不能對所有案件簡單機械適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境侵權公民監督
2021-01-16在工地工作時受傷的按照人身損害能賠多少
2021-01-31醉灑駕駛撞死兩人如何處罰
2021-02-25醉酒駕駛緩刑機率有多大
2021-02-11父母離婚的對子女的撫育費如何給付
2021-02-18終結執行裁定書法律效力大么
2021-02-17交通肇事逃逸與交通肇事有什么不同
2021-02-24房貸抵押解押后房產證如何處理
2020-12-02房產證拿去保全了怎么撤銷
2020-12-25人壽保險如何投保
2021-02-09商業車險保單系數是什么
2020-11-26重大疾病險公司拒絕理賠該如何處理
2020-12-06固定資產的財產保險價值可以為賬面余額嗎
2021-01-28出車禍對方跑了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1-27財產保險合同的特征有哪些
2021-03-16不愿報警車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21關于保險理賠時效
2021-03-06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糾紛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
2021-02-05拆遷住改非補償款歸房主還是經營者
2021-02-08公租房拆遷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