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護和撫養的區別是什么?
監護人是對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 撫養人,是指對有血親關系的未成年人供養的人。監護人具有法律意義,監護人必須具有完全行為能力,并依法律規定產生,監護人有可能是被監護人的父母,也有可能是被監護人的親友。撫養人一般指具有血親關系的長輩對晚輩的具有撫養的人,不是依法律規定產生的。
撫養人法律明確規定對孩子義務撫養的人。撫養是針對未成年人而言的,保護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條件、環境及成長。監護是一種制度,針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其中包括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為了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的利益,監護人非為被監護人利益不得處分其財產。
二、監護人和撫養人的區別
1、監護權從法理上區分,屬于親屬法中的身份權,
但是,監護制度更強調的是國家對個人的強制性和個人對家庭和社會利益的服從性。從這個意義來講,監護具有公法上的義務屬性似乎更為妥當。
2、撫養權問題,一般多作為義務對待,但是它也是一種權利,而且是和人身密切相關的權利,它基于血親(包括擬制血親)而產生。
3、民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一般都是對等的,但撫養權是例外之一,生父母不對子女盡撫養義務,其親生子女不能以此為理由不承擔贍養義務,撫養權的權利和義務是基于血親而產生的。
4、監護人有可能是被監護人的父母,也有可能是被監護人的親友。撫養人一般指具有血親關系的長輩對晚輩的具有撫養的人,不是依法律規定產生的。
對撫養權沒有明確的定義,至于哪些主體有資格撫養,撫養權人之間的優先順序,撫養權人的范圍,撫養條件等我國的法律都沒有明確規定,只有《婚姻法》規定了“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這樣一個總的基本原則。
監護人和撫養人之間的區別一般在于監護人有時候不一定會撫養子女。因為父母如果進行離婚的話,未撫養子女的一方還是子女的監護人,承擔監督和保護子女的權益責任。但是因為進行離婚未得到撫養權,所以不是子女的撫養人。
委托監護人協議書應怎么寫?
過繼監護人變更,需要辦手續嗎?
法定監護人更改的方式有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果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將房屋轉租,對于轉租期限的約定應注意什么
2020-11-19股權確認糾紛主要包括什么情形
2020-11-24網絡著作權與傳統著作權有什么區別
2021-02-14立約定金的作用有哪些
2021-01-11交通事故復核失敗怎么辦
2020-12-07交通事故傷殘賠償可否另行訴訟
2021-02-20匯票提示付款無應答是否是拒付
2021-03-23外嫁女兒能繼承遺產嗎
2021-02-15哪些交通事故將不予理賠
2020-12-23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政策有哪些
2021-01-15勞務合同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11企業退休養老金相關規定是什么
2020-11-09投保了交強險,商業第三者責任險還有沒有投保必要?如要購買選擇
2020-12-26意外險九級傷殘怎么賠
2021-02-07淺析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建議
2020-12-16人身故了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1-01-26交強險保額怎么計算
2021-02-17被保險人死亡由誰承繼被保險人的權利義務
2021-02-26處理賠償糾紛要交什么材料
2020-11-23汽車保險應如何投保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