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護人資格改變的條件是什么?
一是現有的監護人喪失了監護能力;
二是監護人不履行監護權,即監護人有能力但不履行監護的職責;
三是由于失去監護人。
二、監護人的范圍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三、民法總則監護人的職責包括哪些?
《民法總則》
第三十四條 監護人的職責是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職責產生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監護人除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在作出與被監護人利益有關的決定時,應當根據被監護人的年齡和智力狀況,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
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保障并協助被監護人實施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監護人有能力獨立處理的事務,監護人不得干涉。
父母的監護人資格在正常情況下是不可以被隨意變更的,問題的關鍵在于,如果父母自己都不愿意履行監護職責,那么其他相關人員更是一種漠然的態度。監護制度在落實的過程當中,有很多法條看來都形同虛設,對未成年人的監護還有很多實際性的困難。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委托監護人公證費用是多少
監護人打小孩是犯法的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偽造身份證件罪情節嚴重怎樣認定
2021-01-28政府部門法律顧問合同范本
2021-03-02交通事故鑒定未出能否進行民事賠償
2021-02-07行政處罰限期整改一般多長時間
2021-02-28拘傳的適用條件是什么
2021-02-02如何反家暴
2021-02-09如果房產被抵押房產證有顯示嗎
2021-02-21自愿加班有加班工資嗎
2020-12-07試用期合同范本
2020-12-09用人單位是否可以單方變更工作崗位
2021-02-04如何選擇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1保險經紀人的條件資格有哪些
2021-02-23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如何確定管轄
2021-01-21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辭職后用人單位不辦理保險交移
2021-03-01車禍受傷無殘疾時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1-21是履行財產保險合同的首要原則是什么
2021-02-03什么是出口保險理賠
2020-12-30車子保險沒額度了能再買一份保險
2021-01-03什么是保險責任準備金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