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監護人證明一般在哪里開?
證明由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開具。
監護人相關法律規定,供您參考:《民法通則》第十七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 配偶;
(二) 父母;
(三) 成年子女;
(四) 其他近親屬;
(五)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監護人證明需要準備的相關材料
辦理監護人證明需要攜帶的證明材料如下:
1、被監護人的身份證明材料。二代身份證或臨時身份證(如已經辦理身份證的需提供)、戶口本;
2、提供監護人的身份證明材料
中國國內申請人提供:二代身份證(臨時身份證或軍官證或中國護照)、戶口本
港、澳、臺同胞提供:身份證、回鄉證(或臺胞證),原國內居民提供戶籍底冊、戶籍注銷證明;
外國人提供:護照(原為中國公民的,需提供入籍紙、戶籍底冊、戶籍注銷證明);
三、被監護人的年齡有限制嗎
被監護人如果沒有智力缺陷等特殊情況的,被監護年齡是到18歲。
被監護人是指中國法律規定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在侵權訴訟中,被監護人侵權訴訟是其中較為特殊的一類,其特殊之處在于不法加害行為的主體雖是被監護人,但其侵權行為的賠償責任卻一般由監護人承擔。在這類侵權訴訟中,監護人的訴訟地位如何界定。中國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對此沒有明確規定,在實踐中也存在爭議。一種觀點認為,應將監護人與被監護人一起列為侵權訴訟的被告;另一種觀點認為,僅列不法加害行為的實施者即被監護人為被告,而監護人則以被監護人的法定代理人的身份參加訴訟。從訴訟結果來看,以上的兩種觀點在判決結果上似乎區別不大,因為一旦法院認定侵權事實成立,都會判令由監護人承擔賠償責任。然而,這樣的“殊途同歸”并不能掩蓋這兩種觀點之間的矛盾。
綜合上面所說的,被監護人如果要開具證明就必須要合法的到相關的部門進行辦理,而且被監護人的權益一般是由監護人來進行保護,直到孩子滿了十八歲之后才算是完成了自己的義務,因此,在開具的時候就要咨詢清楚,這樣才能更快的進行處理好。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我國法定監護人如何確定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訴訟流程是怎樣的呢
2020-12-10什么是“小產權房”?它與農村拆遷安置房和農民的私房有什么區別?
2020-12-12法律咨詢合同需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22公車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3-06刑法對減刑的規定
2020-11-27妻子私自轉賣房屋會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2監護人實施家庭暴力,可以重新指定監護人嗎
2021-01-17什么是遺贈?遺贈與遺囑繼承的區別
2020-11-12涉外合同如何確定應訴管轄
2020-12-18信用卡逾期還款后果
2020-11-19技術合同法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1-12什么是合同撤銷權
2020-12-01離婚財產保全手續有哪些
2021-03-01勞動監督與監督檢查的區別是什么,勞動監察大隊的職責有哪些
2021-02-27實習期醉駕怎么處理
2021-02-05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人壽保險理賠時效是多長,人壽保險理賠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1-29保險繳費能暫停嗎
2021-03-09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投保人和保險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