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分行為與負擔行為的區別是什么
區別主要有以下三點:
1、關于處分行為適用標的物特定主義,即物權行為和準物權行為至遲于行為生效時標的物需確定,并且一個標的物只有受一個物權行為或準物權行為處分(一物一權原則)。而負擔行為不受限制。
2、有效的處分行為,以處分人有處分權為要件。無處分權而處分標的物的,為無權處分,效力待定。負擔行為不以行為人有處分權為必要,如出賣他人之物,則買賣契約仍為有效。
3、物權行為,應采公示原則,物權的變動,須有足由外界可以辨認的形象,一維護交易安全,避免使第三人遭不利。
處分行為與負擔行為的概念
該理論主要是德國概念法學的產物,在德國法上,處分行為是指直接作用于某項現存權利的法律行為,如變更、轉讓某項權利、在某項權利上設定負擔和取消某項權利等。理論通說認為,處分行為包括物權行為及準物權行為。負擔行為是指使一個人相對于另一個人(或若干人)承擔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義務的法律行為。負擔行為的首要義務是確立某種給付義務,即產生某種債務關系。
1、處分行為是直接使某種權利發生、變更或消滅的法律行為。處分行為包括物權行為和準物權行為,物權行為是指發生物權法上效果的行為,有單獨行為,如所有權的拋棄,有為契約行為,如所有權的轉移、抵押權的設定等。準物權行為指以債權或者無體財產權作為標的的處分行為,如債權的轉讓,債務的免除等。
2、負擔行為又可稱之債權、債務行為,指以發生債權債務法律關系的法律行為,有為單獨的行為,如捐助行為,也有契約行為,如買賣。它的特點是一旦負擔行為成立有效,債務人付有給付的義務,而債權人有基于契約或是法律的對債務人的請求權。如出賣人有交付物于買受人,并使其取得物的所有權的義務。
什么是民事法律行為
民事法律行為是公民或者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什么是無效民事行為?
具備下列情形之一的行為為無效民事行為: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
(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
(三)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
(四)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五)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六)經濟合同違反國家指令性計劃的;
(七)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處分行為與負擔行為的區別是什么”問題進行的解答,處分行為與負擔行為的區別包括關于處分行為適用標的物特定主義,而負擔行為不受限制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鐵路建設征地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07行政案件回避的適用是怎樣的
2021-03-17經濟犯罪是否應該取消死刑
2021-03-14勞動合同終止賠償金
2020-11-15廉租住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1交通事故逃逸死亡賠償
2020-12-03賣自己的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02繼承人滿足何種條件才能參與繼承
2021-01-13什么時候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2021-01-21顧客如果喝醉酒在超市摔倒,誰來擔責
2020-12-24正常離職有沒有補償金
2021-02-18投保后可以享有的服務有哪些
2020-12-23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流程是什么,在哪些情形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0-11-12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分幾類
2020-12-14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案例:貨運保險糾紛案
2021-03-10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23本案被保險人身故保險公司應否賠付
2020-11-21私家車投保的注意事項
2020-12-08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需要公告嗎
2020-12-28交通肇事跑路保險能賠嗎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