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前送的財物能不能要回
我國婚姻法不保護婚約,戀愛關系也不具有法律約束力,解除婚約、中斷戀愛關系是當事人的自由權利。任何一方均可隨時聲明解除婚約。但是,在解除婚約、中斷戀愛關系時,往往發生財產糾紛,其主要表現在遭受財產損失的一方要求對方給予財產損失的返還。由此引起的糾紛,在處理時一般遵循以下原則:
(一)對訂婚造成的財產損失,如舉行訂婚儀式請客送禮耗費的錢財,以及戀愛過程中雙方吃喝玩樂共同耗用的財產損失,解除婚約時一般不得要求賠償;
(二)戀愛、訂婚期間,一方贈送給對方親友的財物,無權要求返還;
(三)訂婚、戀愛期間,互贈一些財物,這可以視為一種正常的贈與關系,一方送給對方的財物,如果數量不多,價值不大,一般不得要求返還,如果財產數量多,價值大,或者遭受財產損失的一方因送禮或其他花費而導致生活困難,可要求對方全部或部分返還,若贈與物已毀損而不存在,可折價補償;
(四)一方贈與對方的錢物是復員費、轉業費、醫療費、傷殘費或撫恤金等,如因收受財產一方提出解除婚約或中斷戀愛關系,則應返還全部或大部分;
(五)?一方親友贈送給雙方的財物,一般不能要求返還;對借婚約、戀愛為手段騙取錢財的,如果情節輕微,則應給予批評教育,要求追還財物;如果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還要追究刑事責任。
索要分手費行為是否合法
“分手費”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經常提到的一個詞匯,但它不是一個法律概念,我國法律條文中沒有關于分手費的規定,國外的法律也沒有類似的概念。
我國合同法中規定,當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因此,民事主體在從事民事活動時,以自己的真實意思來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根據自己的意愿來設立、變更和終止民事法律關系,這是“意思自治原則”。同時法律還規定,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在審判實踐中,法官判斷法律行為的內容是否違反公序良俗時,首先,確認現實生活中存在著相應的公序良俗。其次,在確定公序良俗的內容之后,再認定有爭議的法律行為是否違反公序良俗,進而決定其效力如何。
而“分手費”的提法,恰恰違背了平等與意思自治原則。一方當事人以給付“分手費”作為結束雙方關系的條件,即便是在其沒有任何脅迫意思表示的情形下,另外一方當事人意志自由難免處于強制狀態,意志自由的被強制必然導致了雙方地位的不平等,其意思表示的真實性也自然受到了質疑。
“分手費”并不屬于民事法律所調整的范圍,當然,如果一方當事人自愿向另外一方當事人給付一定財產作為補償時,法律是不禁止的。不過這種債權關系應當屬于自然債權,并不具有法律上的強制力,債權的實現是基于履行義務一方道德上的自省。
分手前送的財物能不能要回?分手前如果要回財物對方不肯的話,其實也不能夠強制性的要求對方收回,畢竟當初是你心甘情愿送給對方。有收回分手前送的財物的相關爭議如果你不清楚解決方法,就應該找律霸網律師來提供協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我國法律關于股東優先購買權的規定
2021-01-08怎樣的情況算是非法同居
2020-12-29起訴離婚起訴書誰給寫更為合適
2021-02-27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有哪些職責
2020-11-10要辭職了領導不讓走怎么辦
2021-01-18新車投保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1-28哪些情況下可以變更保險合同的主體
2021-01-15意外傷害保險理賠需要多久
2021-02-22二手機動車被盜,盜竊險賠付標準是什么
2020-12-20離婚后可以變更保險受益人嗎
2021-03-06撞死親人能否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8投保人應該怎么選擇保險公司
2020-12-23解除保險合同的事由有哪些
2020-12-23保險代理人跑了如何要回保險費
2021-03-23關于人壽保險法律條款的解析及對保險公司個別解析的糾正
2021-01-12劃撥土地出讓金如何計算
2021-01-10土地出讓金收取標準是多少
2020-12-28“住改非”房屋和一般的居住性房屋的拆遷補償有什么區別
2020-12-28拆遷房如何辦理房產證
2020-11-23公房拆遷補償款該何去何從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