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住房制度的改革,夫妻共同財產結構出現了多元化,尤其是房屋和股權等價值較大的財產在夫妻共同財產中占有較大的比例。在離婚案件中,解除婚姻關系不再是案件的主要矛盾,問題主要集中于夫妻財產問題和子女的撫養問題,而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則集中在房屋、股權等的分割上。下面就司法實踐中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的這些重點問題進行探討。婚前個人財產的認定、轉化及分割的一小點問題新婚姻法頒布之前,最高人民法院曾在1993年的司法解釋中規定:“一方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婚后由雙方共同使用、經營、管理的,房屋和其他價值較大的生產資料經過8年,貴重的生活資料經過4年,可視為夫妻共同財產。”
修正后的婚姻法沒有采納這一司法實踐中的做法,無疑是立法的進步,第18條第1項明確規定一方的婚前財產為個人財產。為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9條指出:“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為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由于前一司法解釋與新的司法解釋相抵觸,因而應以新的司法解釋為準。
新婚姻法實施若干年后的今天,在離婚案件的實務操作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對于法律的作用,指引作用是相當明顯的,關于溯及力的問題,新婚姻法在某些方面賦予了溯及力效力。明顯的一個案例,例如某夫妻在新婚姻法實施8年前結婚,現在提出離婚,在婚前個人財產分割問題上按照新法裁判,無疑是新婚姻法修改后的正確適用,相當于新法有溯及力,但對于老百姓而已,無疑是強加的不合理約束,老百姓只能按照當時的法律預知結果,但是8年后的新法剝奪了他們的合理預期,原先可以認定為共同財產的部分仍然屬于個人財產,難免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公,而新婚姻法的做法是在條文上加上給對方適當補償,法院裁判的標準當然是新法實施的標準,按照司法解釋是起訴審理時的有效法律,而不是結婚時的婚姻法規定,而新婚姻法的修改,司法解釋恰沒有采納以當時的法律作為裁判依據,而是賦予了新婚姻法溯及力,新婚姻法實施10年了,但這樣的案例現在仍然很多,如果再涉及繼承關系,就更復雜了,甚至出現截然不同的判決,法律上適用正確,但情理上卻讓人難以接受,為了追求司法“公正”,大多數裁判者是不敢違背司法解釋的明確規定而行使類似自由裁量權的權利的,以致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新婚姻法的規定。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立法者,但正是這一點,就可以顯現出中國目前的法律體系在這方面是存在問題的,以此一點,僅作引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贈與房產離婚時房產如何分割?
2021-03-16關于網絡人身攻擊,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8最高人民法院包括哪些
2020-11-12公司減資股東是否承擔補充責任
2021-01-15合伙合同應該載明哪些內容
2021-01-31死刑復核期間可以見家屬嗎
2020-12-09出軌證據有哪些
2021-01-13房產抵押給個人還能查封嗎
2021-02-23越權代理與無權代理的區別
2020-11-15何時開始喪失繼承權
2020-12-16回遷房有房本嗎
2021-01-31不批準年假強休算曠工嗎
2020-12-12勞務合同人身損害是否給予賠償
2021-03-11國家對標準工作時間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0部門取消可否成為企業單方調崗的合法理由
2020-12-09出口產品責任險筑道出口防險墻[1]
2021-03-25保險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7人身保險一年需要交納多少錢
2021-02-19索要嫖資被殺,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27失業保險基金被挪用怎么辦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