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意施惠對第三人侵權賠償嗎
好意施惠對第三人侵權雖然是從善意的目的處罰,但對于施惠人仍然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的,好意施惠第三人損害賠償金由好意施惠者支付,好意施惠的施惠方,因其故意或過失侵害他方的權利,原則上仍應就其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負損害賠償責任,但過失應就個案進行合理認定。如讓親友搭乘順車,施惠人駕車違規發生車禍致搭車人受傷,仍應依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的規定負損害賠償責任。有觀點認為,好意施惠屬于“無償”,應于施惠人于故意或重大過失情形下負損害之責。王澤鑒先生認為:好意施惠關系,尤其是在搭便車的情形,好意施惠的施惠人原則上仍應就其“過失”不法侵害他人權利,負損害賠償責任,惟過失應就個案合理認定之。對他人生命身體健康的注意義務,不能因其為好意施惠而為減輕,將其限于故意事重大過失。王先生的觀點值得贊同。
二、好意施惠的判斷標準
以意思表示為要素,因意思表示而發生一定私法效果的法律事實。如買賣、借款、承攬合同等,都以意思表示為要素。
法律行為雖以意思表示為要素,但人基于內心的意思而發生的行為,未必都是法律行為。法律行為的意思表示,人基于內心欲發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意思,而表示在外的行為。
與法律行為不同,好意施惠的行為也是基于一定的意思而表示在外的行為,但行為人不具有發生一定私法上效果的效果意思。債的關系與好意施惠關系之間的主要區別在于是否具有負法律上義務的意思。但在實務中,經常難以區分,通常有償的約定應當認為是債的關系;而無償的約定,應當看受益人的相對人,對該約定有無特別利益而定,如借貸、贈與、委任、寄托等。若當事人并無受其約定拘束之意,則為好意施惠關系,邀請友人散步或參加宴會等。在無償的約定情形,當事人究竟有無受拘束之意,亦即究竟意在成立合同,或僅為好意施惠關系,應解釋當事人的意思,斟酌交易習慣與誠實信用原則及當事人的利益,從相對人的觀點加以認定。
綜上所述,民法上的好意施惠發生情況是出于好心目的施惠,施惠人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的,但從民法的理念處罰也應當酌情減輕施惠人的責任。但如果施惠人在完全沒有任何過錯的情況下也是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的。
好意施惠致傷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執行好意施惠能否減輕責任?
如何區別贈與合同與好意施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陳蛟律師,男,漢族,兼修法律與管理,獲法學學位與管理學學位,民商事專業律師。2015年至今就職于貴州北斗星律師事務所(全國優秀律師事務所、省級文明律師事務所、貴州省人民滿意的律師事務所)。2018年9月份,陳蛟律師代理的貴陽市某小區業主起訴某房開退還“三通費”一案經貴陽市云巖區法院一審、貴陽市中院二審,二審法院采納本律師代理意見,某房開需要退還已收取的“三通費”。隨后該案被'百姓關注'報道,多家媒體公眾號轉載。2018年10月26日,陳蛟律師接受貴陽廣播電視臺采訪,就房開企業收取“三通費”一事作出公開解答。 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陳蛟律師致力于為每一位當事人提供最優質、高效的專業法律服務。
比特幣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
2020-12-11已被抵押的房產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4新三板定增對象
2020-12-16輪流撫養孩子后一方不履行怎么辦
2020-12-19案件判決以后還能保全嗎
2020-12-192015年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與精神損害撫慰金標準
2021-03-25產假期間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0-11-30什么是自由價格機制
2021-03-16車輛沒過戶怎么簽免責合同
2021-03-04教師被開除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0-11-29幫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06租房遇到黑中介不退定金怎么辦
2020-12-24調解委員會調解時間和次數有限制嗎,有什么作用
2021-02-01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19在被保險人同意的視角下談贈與人身保險合同
2021-02-27車禍死亡保險理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30車禍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0-12-23高速路上追尾別人的責任需要聯系保險公司嗎
2021-01-29意外保險的賠償范圍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