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復議法第五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但是法律規定行政復議決定為最終裁決的除外。
行政訴訟與行政復議兩個法律制度的銜接,是由以下兩項法律原則所決定的:一是司法最終解決原則,即行政復議并非終局裁決,行政相對人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仍然可以提起行政訴訟。由司法機關決定對所爭議的行政行為作出最終裁決。二是行政復議并非必經階段原則,行政復議的存在主要是考慮效率,而行政訴訟則更具有公正性的裁決。
根據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行政復議,行政復議機關已經依法受理的,或者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復議機關申請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在法定行政復議期限內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已經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請行政復議。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復議機關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行政復議機關決定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后超過行政復議期限不作答復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決定書之日起或者行政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在申請行政處罰訴訟時,納稅人和代理人要分清哪種行政行為是行政處罰。根據行政訴訟法第十一條(一)規定,納稅人對罰款行政處罰不服的事項,屬于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納稅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還有,行政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都是行政處罰。而其他行政行為,如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的強制措施;非法要求公民、組織履行義務;拒絕頒發許可證和撫恤金等都不是行政處罰。對于不屬于行政處罰的事項,人民法院不得判決變更。納稅人和代理人應該清楚,行政處罰是否顯失公正,這個爭議點不是合法性問題,而是合理性問題。
行政訴訟法第十七條規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行政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申請人不服涉稅行政復議裁決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在法律或者法規規定的復議期間內不作出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申請人應當遵守兩個十五日的期間規定。只有在法律有特別規定的情況下才可以例外。
納稅人和代理人在實際工作中還應注意,稅務行政法律救濟方式中,根據行政強制法的規定,金錢給付義務的滯納金,屬于行政強制執行措施,按照稅收征管法第八十八條的規定,對行政強制執行措施不服,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無需先申請行政復議,也不需要解繳滯納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損害和精神損害賠付標準
2021-01-01行政拘留屬于聽證范圍嗎
2021-01-30立房產遺囑公證多少錢
2021-01-10二審不開庭審理等于書面審理嗎
2021-01-10公司分立的條件申請
2020-12-08家庭暴力離婚賠償多少
2021-03-12離婚時的小孩撫養權怎么判
2020-12-26同一當事人的兩種違法行為,可以分別立案嗎
2021-01-11廉租住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1申請財產保全需要多少費用
2021-03-06偽造房產證來抵押借款是什么罪
2021-02-06房產證可以抵押給個人嗎
2021-03-08一房多賣構成犯罪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2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受傷是否算工傷
2020-12-04辭退福利算工資嗎
2021-01-12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二)
2021-02-11海上保險合同的內容和包含的事項(很具體)
2021-03-10車輛被毀,保險公司按保險金額賠償
2021-02-09如果發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0-12-10車險拒賠可以起訴業務員嗎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