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當今居高不下的房價,不少年輕夫妻在買房時,父母都會給予一定的支持,比較常見的方法是:
首付款由年輕夫妻一方或雙方的父母資助,銀行按揭由小夫妻自行歸還,房屋產權登記在小夫妻一方或雙方名下。
如果幾年后夫妻離婚了,資助房款的父母是否有權要回房款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以下簡稱“最高院的解釋”)第22條第二款:“當事人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的《關于適用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釋(二)若干問題的解答(一)》(以下簡稱“上海高院的解答”)對該解釋作出了更為具體詳盡的解答:
而根據我國《合同法》第185條:“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由此可見,我國在審理婚姻案件的司法實踐中,將婚后子女購房時父母的出資,以認定贈與為普遍原則(不需要特別的證據),認定借貸為例外(由主張是借貸關系的一方舉證,且證據的形成應當是在離婚訴訟前而非離婚訴訟中);
以認定為對子女及其配偶雙方的贈與為普遍原則,認定為對子女一方的贈與為例外(需要將房屋產權登記在出資者自己子女名下,或有其他明確的意思表示)。筆者認為雖然“上海高院的解答”比“最高院的解釋”更加具體和具有可操作性,但是其仍然無法脫離“沒有其他證據,就認定為是贈與”的原則,該處理原則顯然與我國《合同法》中關于贈與的規定不相一致,也不利于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眾所周知,我們中國人非常注重情面,親人之間的經濟往來,即使大家都心知肚明是借貸關系,也不一定會寫借條。
以現在的房價而言,老年人在子女購房時的資助往往都是上萬甚至幾十萬,這可能是他們一輩子的心血,而當小輩的婚姻解體時,由于拿不出當時寫的借條,這些老人們不但要承受精神上的痛苦,還很可能蒙受經濟上的巨大損失!
但是,鑒于目前的司法解釋就是如此的規定,因此,奉勸善良的老人們,在拿出巨資幫助兒輩時,除非你已經確定自己是將該款項贈與給子女或及其配偶,否則,請務必要求子女及其配偶出具借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保全擔保費退嗎
2021-01-06軟件盜版卸載后還存在侵權嗎
2021-01-17商標權的攤銷期限是多久
2021-01-03人被車撞了有哪些賠償
2020-11-14協議離婚雙方多久能離婚
2021-03-16沒撫養過的養母能否主張贍養費
2020-12-20兒子對父母不孝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2-07強制執行的房產能否解押
2020-12-05預售房屋抵押登記手續是什么
2021-03-14涉外企業能否作為合同主體
2021-03-04擔保合同的主合同是什么
2021-03-16怎樣才能守法跳槽
2020-11-26在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22交通事故理賠有哪些事項
2021-01-24保險合同變更中的三個關鍵詞
2021-01-23以房養老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06掛車僅買商業三者險如何理賠
2020-12-05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拒賠
2021-02-27保險合同中有些條款經常被使用,您熟悉嗎?
2020-12-19再保險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