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經過】
“e代駕”公司一方面否認李某是其員工,另一方面也不承認“e拼車”是其開發。本案經兩級審理后,在市三中院終審宣判,法庭認定李某與e代駕公司承擔連帶責任,賠償徐先生50余萬元。不僅如此,因“e代駕”向法庭虛假陳述,嚴重影響案件審理,還被處以頂格百萬罰款。
出車禍“e代駕”不認賬
徐先生原是一名“e代駕”代駕司機,2014年1月25日深夜,他送客戶回家后使用“e拼車”軟件,乘坐司機李某的套牌車往回走,不料半路發生車禍。交警認定,李某負事故全部責任,徐先生經鑒定已構成傷殘。
因認為李某是開發“e代駕”的**億心宜行汽車技術開發服務有限公司員工,他訴至法院,要求李某與該公司連同兩家保險公司賠償。一審宣判后徐先生不服提起上訴。
二審期間,“e代駕”稱與司機沒有雇傭關系,同時對于“e拼車”軟件,“e代駕”公司也否認由其開發。鑒于此,法庭對該軟件進行鑒定,但是鑒定結果顯示,“e拼車”所有者、發布者、后臺維護者和操作者均是**公司。
【法律解讀】
“e代駕”被罰百萬
三中院經審理認為,根據現有證據,雖不足以認定李某與“e代駕”公司存在雇傭關系,但“e代駕”作為平臺提供者,對入駐平臺的車輛具有審核管理義務,雙方有管理關系。公司為員工提供便利優惠的返程服務,可以從中獲利,故應承擔責任。
除此之外,李某駕駛的汽車還是一輛套牌車,屬于違法,這在客觀上增加了乘車人的風險,但是“e拼車”未停止李某的拼車服務,對事故發生具有明顯過錯,因此雙方應承擔連帶責任。最終,三中院終審判決李某與“e代駕”公司應承擔連帶責任,賠償徐先生各項損失共計50余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宣判后法庭還宣布了另一項決定,鑒于“e代駕”公司否認“e拼車”由其開發,但經過鑒定與事實不符,該行為已經構成虛假陳述,嚴重妨礙了法院審理,法庭對其處以100萬元罰款,而該數額也是頂格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預審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20酒吧要辦什么證件經營
2020-11-17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最遲多久出來
2020-12-08交通事故怎么確定鑒定機關
2020-11-17逾期還款后征信怎么恢復
2021-03-16工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8房產中介費支付可能引起的糾紛有哪些
2021-03-14停車位租賃合同
2020-12-05解除勞動合同前提有什么
2020-12-14人壽保險重要性及功能有哪些
2021-03-17保險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7保險合同的變更有哪些類型?
2020-11-27車上座位責任險案例
2021-02-04無證駕駛人致人受傷保險公司是否應擔責?
2021-03-26保險公司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可搭售其他產品嗎
2021-03-21保險公司怎么確認騙保
2020-12-23武漢市建設工程意外傷害保險管理實施辦法(試行)
2021-01-09保險代理合同樣本
2021-03-05農村集體土地對外承包合同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20個人土地承包合同書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