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在爺爺算不算監護人
不算,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法定的監護人,爺爺奶奶不是法定的監護人。除非未成年人的父母都死亡或者無法查找到下落的,可以由爺爺奶奶作為監護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監護人有哪些責任和義務
監護人的義務有兩項,一是監護,二是撫養。
監護就是要對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不讓他們的權益受到侵犯。二是幫助未成年人管理財產。三是幫助未成年人解決他們自己解決不了的事情。例如,有一個不滿6歲的男孩,他的父母在一次車禍中雙雙身亡,由于他父母生前參加了人壽保險,出了事故可以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要求。像這么大的事情,小孩子是辦不了的,所以,他的監護人——奶奶就幫助他找保險公司,經過交涉,這個孩子得到了應得到的賠償。在這件事中,孩子的奶奶就履行了監護人的義務。
監護人的另一個義務是撫養。未成年人從一出生到長大成人,需要吃飯、穿衣。需要上學,生了病需要去醫院……做這些事情需要花錢,這些錢應該由誰來出呢?理所當然地應該由父母或其他的監護人來承擔。如果父母以各種理由不盡撫養義務,那就是違犯了法律,未成年子女有權要求父母給予支付,協商不成時,可以由 人民法院來裁決。
父母都在的情況下,未成年的監護人是父母,其他人不可以代替。如果父母不在了,那么要按照監護人順序,爺爺奶奶才是監護人。監護人不是隨便可以進行更改的,除非有特殊的情況。如果未成犯罪,那么監護人也是要承擔責任的。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鋪拆遷補償不合理,被征收人如何維權
2020-12-19車輛撞人之后怎么處理
2020-12-12主動退賠可以減刑嗎
2021-03-01離婚后有關子女的探望問題如何規定?
2021-02-14領結婚證會查精神殘疾病史嗎
2020-12-10離異后的人對財產有無繼承權
2021-01-03集資房買賣有風險嗎
2020-12-29公司虧損沒錢發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1-03-12什么是保險合同終止
2020-11-29交保費未出保單合同是否成立
2021-03-22保險公司誤導 拒賠理由無效
2021-01-19兩車撞痕不符保險理賠遭拒
2021-01-26我國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有哪些?
2020-12-19外資保險公司在我國有哪些形式
2021-01-01車被縱火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23單方解除再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保險合同在何種情況下需要變更
2021-01-08車輛上了全險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31林地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1-02-16土地轉讓未辦理相應手續是否有效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