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法通則實施前,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利被侵害,民法通則實施后,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的訴訟時效期間,應當適用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和第一百三十六條的規定,從1987年1月1日起算。
民法通則實施前,民事權利被侵害超過二十年的,民法通則實施后,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的訴訟時效期間,分別為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的二年或者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的一年,從1987年1月1日起算。
民法通則實施后,屬于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的二年訴訟時效期間,權利人自權利被侵害時起的第十八年后至第二十年期間才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或者屬于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的一年訴訟時效期間,權利人自權利被侵害時起的第十九年后至第二十年期間才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提起訴訟請求的權利,應當在權利被侵害之日起的二十年內行使;超過二十年的,不予保護。
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確診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
權利人由于客觀的障礙在法定訴訟時效期間不能行使請求權的,屬于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的“特殊情況”。
未授權給公民、法人經營、管理的國家財產受到侵害的,不受訴訟時效期間的限制。
過了訴訟時效期間,義務人履行義務后,又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翻悔的,不予支持。
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權利被侵害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代理權,或者法定代理人本人喪失行為能力的,可以認定為因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適用訴訟時效中止。
訴訟時效因權利人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后,權利人在新的訴訟時效期間內,再次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可以認定為訴訟時效再次中斷。
權利人向債務保證人、債務人的代理人或者財產代管人主張權利的,可以認定訴訟時效中斷。
權利人向人民調解委員會或者有關單位提出保護民事權利的請求,從提出請求時起,訴訟時效中斷。經調處達不成協議的,訴訟時效期間即重新起算;如調處達成協議,義務人未按協議所定期限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期間應從期限屆滿時重新起算。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可以適用民法通則有關中止、中斷和延長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侵害姓名權應負什么責任
2021-01-01中小企業實行股權激勵有什么好處
2021-02-06離婚后辦理房屋轉移登記要什么材料
2021-03-10買賣合同糾紛判決多久生效
2020-12-16乘客下車開門撞傷騎車人,賠償責任由誰承擔
2021-03-22雙倍賠償金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9購房定金可以退嗎,怎么才能要回購房定金
2021-01-20試用期最長可以約定多久呢
2021-03-20勞動合同糾紛起訴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2原公司注銷工齡怎么認定
2020-11-09勞動糾紛時企業法人可否變更
2021-02-06意外險哪時候理賠
2021-02-05如何選擇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1產品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有哪些
2021-03-05保險經紀人的主要分類有哪些
2021-01-20保險合同應當包括什么事項
2021-03-13自家車被撞 反要賠對方
2021-01-22車禍一方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24保證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2-14對保險合同當事人有說明告知義務嗎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