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wǎng)絡侵害名譽權刑事犯罪的可能性有嗎?
確實侵犯名譽權一般來說不會出現(xiàn)觸犯刑法的情況,但是如果侵犯名譽的行為過度的話就不單單只有民事責任了,此時當事人可能不僅要承擔民事責任還將要面臨相應的刑事責任。
我國《民法通則》第101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边@一規(guī)定是我們判斷一個人的行為是否構(gòu)成對他人名譽權的侵害的法律依據(jù)。根據(jù)這一規(guī)定,構(gòu)成對他人名譽權的侵權須具備下列四個條件:
(1)行為人實施了違法行為;
(2)有侵害名譽權的損害事實;
(3)他人名譽受到損害是行為人的違法行為所造成的;
(4)行為人有過錯。
后三個條件與其他人身權侵權行為沒有太大的區(qū)別,名譽侵權的關鍵是第一個條件,即違法行為。
二、根據(jù)法律的規(guī)定和名譽侵權的事實,侵害名譽權的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
1、侮辱行為。所謂侮辱,就是故意以暴力、語言、文字等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敗壞他人名譽的行為。在具體的實施方式上,侮辱行為又有以下三種:
(l)用暴力行為侮辱。如當眾向他人身體上灑潑糞便、當眾剝光他人的衣服、強迫他人當眾從自己胯下鉆過等。
(2)用語言侮辱。如在有他人在場的情況下,以口頭語言對他人進行辱罵、嘲笑,使他人當眾蒙受羞辱。
(3)用文字進行侮辱。如以張貼大字報、小字報的方式對他人進行侮辱。
2.誹謗行為。誹謗行為是行為人故意或過失散布某種虛假的事實,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由此可知,誹謗行為散布的是虛假的事實,如果散布某種真實的事實,雖然該事實的散布有害于他人的名譽,也不構(gòu)成侵害名譽權行為。至于文字誹謗,是指以文字的方式散布虛假的事實以損害他人的名譽,如通過寫信的方式散布貶低他人的虛假事實的行為。
3.文學作品利用素材不當。這是在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時,使用素材不當,損害文學作品中人物的生活原型的名譽權。
根據(jù)《民法通則》第134條的規(guī)定,結(jié)合侵害名譽權的具體特征,侵害名譽權的民事責任有:停止侵害、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在刑事責任上,當以侮辱、誹謗方式侵犯他人名譽權,情節(jié)嚴重,并符合刑法關于侮辱罪、誹謗罪的規(guī)定時,行為人的行為就構(gòu)成了侮辱罪、誹謗罪,需根據(jù)《刑法》第246條的規(guī)定承擔刑事責任,即可被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當然,構(gòu)成刑法的侮辱與誹謗的條件與民法上的侮辱與誹謗的條件并不相同。最顯著的區(qū)別是,刑法上所說的侮辱是要求在大庭廣眾之下對被害人進行公然的侮辱,而民法上的侮辱只要侵權人對被害人的侮辱行為為他人所知道即可;刑法上的誹謗要求所散布的虛假信息是行為人自己捏造的,而民法上的誹謗并不要求所散布的虛假信息是行為人所捏造,只要行為人有散布此種虛假的事實即可。
綜合上面所說的,名譽權是屬于自己的個人的權利,如果一旦被他人進行侵犯的話,那么就可以利用法律來保護自己,對于執(zhí)法人員在處理的時候就會按普通的民事糾紛來進行辦理,只有涉及到的情形比較大,才會按刑事的案件來進行處理。
侵犯名譽權責任承擔是怎樣的
名譽權糾紛的處理方案有哪些
侵犯名譽權起訴狀格式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國駐外使領館可以辦理哪些公證?
2021-01-26外國投資者未按規(guī)定報送投資信息如何處罰
2020-12-10交通事故后找人頂罪怎么處罰是什么
2021-03-03公示催告流程的適用范圍
2021-02-16兩個以上法院有管轄權如何處理
2020-12-26主合同無效定金返還嗎
2021-02-02解除合同需要給對方合理期限嗎
2021-01-01簽訂合同,競業(yè)限制終身有效嗎
2020-11-26人壽保險無效的情形有哪些,人壽保險索賠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0人壽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人壽保險該怎么理賠
2021-02-08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3-02上了老賴黑名單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0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分析
2021-03-15人身保險合同的構(gòu)成要件
2021-02-26保險合同的效力會出現(xiàn)哪些情形
2021-03-13交通事故對方不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1-01-04旅行保險怎么買
2020-12-21互聯(lián)網(wǎng)保險流動性風險是什么
2021-02-18個人的出讓土地住房能分割嗎
2020-12-22國有劃撥土地怎么進行轉(zhuǎn)讓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