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新公司法③
對話者———
劉俊海: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
?王*飛:本報采訪中心記者
如果公司大股東兼公司董事長侵害了公司財產,根據1993年公司法,只能由董事長代表公司提起訴訟。但問題在于,作為被告的大股東兼公司董事長不但牢牢地控制了公司,而且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被告兼原告法定代表人的雙重矛盾角色及其自我利益的本能維護,使得公司管理層很難、甚至不可能代表公司對自己或者大股東提起訴訟;也很難、甚至不可能委托小股東作為公司的訴訟代理人對大股東兼公司董事長提起民事訴訟。這就是“人無法咬自己鼻子、但法律又讓人咬自己鼻子”的法律邏輯悖論。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新公司法確立了股東代表訴訟制度。王:根據新公司法的規定,倘若公司董事、監事、經理和控制股東不法侵害公司合法權益,而公司董事會或者監事會又拒絕或者怠于對不法侵害人提起訴訟,則有限責任公司中的任何股東、股份有限公司中連續180日以上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東有權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股東代表訴訟。您認為這種規定對原告提起股東代表訴訟的限制條件是嚴格,還是寬松?劉:寬嚴適度。立法者擬定股東提起代表訴訟的門檻時非常慎重。門檻過高,將會窒息股東代表訴訟;門檻過低又將滋生股東濫訴。與美國情況不同,我國缺乏股東代表訴訟制度的傳統,法院受理的股東代表訴訟案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因此,立法者的主要任務是激活而非限制股東代表訴訟機制。對于域外限制股東代表訴訟的不同門檻應擇善而從,更不能**吞棗地把各國限制股東代表訴訟的立法例全部照搬進來。有鑒于此,新公司法將原告股東資格界定為有限責任公司的任何股東(哪怕持股1%也可以),股份有限公司連續180日以上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東。新公司法還引進了竭盡公司內部救濟規則,盡量賦予董事會或監事會代表公司提起訴訟的機會,同時又規定了例外情形。根據該法第152條第3款之規定,監事會、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或者董事會、執行董事收到前款規定的股東書面請求后拒絕提起訴訟,或者自收到請求之日起30日內未提起訴訟,或者情況緊急、不立即提起訴訟將會使公司利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的,適格股東有權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王:股東可以代表公司狀告公司高管和大股東。如果公司外部的第三人(比如公司高管的親朋好友)侵害了公司利益,股東也可以挺身而出嗎?劉:是的。為充分發揮原告股東的“啄木鳥”作用,新公司法拓展了被告范圍,將公司高管、控制股東和第三人均納入被告范圍。根據該法第152條第3款之規定,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權益,給公司造成損失的,適格股東也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此處的“他人”,外延甚廣,既包括控制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也包括公司高管和控制股東之外的其他不法行為人、侵權人和違約方。王:股東代表訴訟勝訴以后,勝訴利益歸公司,而不歸原告股東。那原告股東的動力源自何處?劉:中小股東為公司利益有時就是為了伸張正義,彌補公司遭受的損失,從而從公司間接受益,如分取更多紅利,或者喜見公司股價大漲。為了調動誠實股東提起代表訴訟的積極性,我認為,勝訴原告除從敗訴被告獲得法定訴訟費用補償外,還有權請求公司支付律師報酬及其他必要費用,從而填補訴訟成本。我建議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相關司法解釋時借鑒美國經驗,在不害及公司債權人和利益相關者利益的前提下,授權法院判決勝訴股東和其他股東(被告股東除外)按其持股比例從公司勝訴利益中獲得收益分配(比例性個別賠償請求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姜云章律師,法學學士,現為四川弘澤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本律師要求自己以良好的職業道德、嚴謹的工作態度、高度的工作責任感有效地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是本人的執業理念。 在辦案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聽取當事人陳述耐心細致、法律分析全面精準、應訴策略高效專業的執業特點,成功代理了涉及民事、商事、行政、刑事等各類法律案件, 在職業過程中,本律師深刻的明白只有自身理論知識的不斷積累提高,才能更好地在不斷變化的社會情況和日趨復雜多變的社會關系中解決實際的案件,才能更好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才能給自己的當事人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因此本律師一直致力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研究。 同時,本律師堅持“團隊合作贏未來”的信念,摒棄“單打獨斗、個人英雄主義”的陳舊觀念,努力探索團隊合作運營的最佳模式,以調動團隊成員的所有資源和才智,以期實現自愿的最佳配置從而實現在法律范圍內以最小的成本盡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自驅除所有不和諧和不公正現象。 本著“誠實守信、勤勉盡責,最大限度地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的執業宗旨在追求公平正義的法律道路上不斷探求。
拆遷中的回遷房質量有問題怎么辦
2021-02-23假釋考驗期從什么時候開始算
2021-02-02家庭冷暴力的緩解方法有哪些
2020-11-13勞動合同無效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7撫養權變更有期限嗎
2021-02-23父母去世之前能繼承房產嗎
2020-11-24哪些財產是不可繼承的?
2021-01-25建筑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1-30勞動合同未到期補償金多少
2021-02-06能否對離退休人員進行勞務派遣
2020-12-18試用期離職十天還沒發工資怎么辦
2020-12-07出口運輸保險怎樣安全省費
2021-01-27飛機托運行李丟失如何賠償
2021-03-25某保險公司訴袁某 廖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8什么是人身保險
2021-02-07騙取生育津貼如何處罰
2021-03-17土地轉讓未辦理相應手續是否有效
2021-02-12統一進行危房改造,有補助嗎,在哪里查看
2021-01-07蘇州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及補助金額是怎樣的
2021-03-02老宅基的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