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精神病孩子撫養權可以歸誰?
離婚后孩子的歸屬,哺乳期內的孩子,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父親則需按月按法院的判決或雙方協議的數額支付孩子的撫養費。2周歲以下的孩子,一般隨母親生活。如果母親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也可隨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的;
2、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方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確無法隨母方生活的。另外,父母雙方協議兩周歲以下子女隨父方生活,并對子女健康成長無不利影響的,可予準許;
4、2-10周歲的孩子,可協商解決,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有利于子女成長的原則、考慮父母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10周歲以上的孩子,應考慮該子女的意見;
5、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撫育費
1、子女生活、就學、就醫的實際需要;
2、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有固定收入的,撫養費數額一般可按照收入的20-30%計算,工資總額包括基本工資、較穩定的獎金;無固定收入或者收入過高或過低的,可依據當地的平均收入計算。
3、當地實際生活水平。
撫育費數額
子女撫養費的數額,可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生活水平確定,有固定收入,撫育費一般可按其月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育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無固定收入或者收入過高或過低的,撫育費的數額可依據當地的平均收入計算。撫養費的給付辦法,可依父母的職業情況而定,原則上應定期給付。”有給付撫養費義務的一方,在下列條件出現時,可以和另一方協商減免撫養費,協商不成,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裁決。
1、喪失勞動能力或者失去經濟來源,確有困難無力支付,且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確有撫養能力的;
2、收入明顯下降,暫時無力按原來的協議或者判決履行支付義務;
3、因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等,確無撫養能力的;
4、確有困難無力支付,而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再婚,其配偶愿意承擔子女撫養費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子女要求增加撫育費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或母有給付能力的,應予支持。
(1)原定撫育費數額不足以維持當地實際生活水平的;
(2)因子女患病、上學,實際需要已超過原定數額的;
(3)有其他正當理由應當增加的;
(4)其他正當理由如給付一方收入明顯增加等。
關于撫養權變更的規定
夫妻離婚后的任何時間內,一方或雙方的情況或撫養能力發生較大變化,均可提出變更子女撫養權的要求。變更子女撫養權一般先由雙方協商確定,如協議不成,可通過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判決變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1)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嚴重疾病或因傷殘無力繼續撫養子女的;
(2)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盡撫養義務或有虐待子女行為,或其與子女共同生活對子女身心健康確有不利影響的;
(3)十周歲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隨另一方生活,該方又有撫養能力的;
(4)有其他正當理由需要變更的。
綜合上面所說的,不管自己的孩子是處于那種情況,雙方離婚之后都要協商孩子撫養權歸誰的問題,對沒有民事能力的孩子,不撫養孩子的一方就必須要堅持長期給撫養費,所以,當了父母就應該有當父母的責任,履行自己的義務,不管有病還是無病都應該好好的撫養。
兩個孩子離婚后撫養權怎么判
離婚時孩子的撫養權如何處理
離婚撫養權怎么判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3702201510176609
山東煒弈律師事務所
簡介:
山大法律系本科畢業,律師執業六年,擅長民事糾紛的處理,處理過多起民事糾紛案件,獲得委托人好評。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原始股每年都能分紅嗎
2020-11-17商標還在公示期可以轉讓嗎
2020-12-13遺囑財產需要交納繼承稅嗎
2021-02-25違反買賣合同效力當事人怎么認定
2021-02-28已有車禍賠償還能否申請工傷
2021-01-31律師調解婚姻糾紛應遵守哪些原則
2021-03-10領結婚證會查精神殘疾病史嗎
2020-12-10實習期的員工辭職書范文是怎樣的
2020-12-11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3-09航班延誤乘客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3-08公司為勞動者投保團體人身保險誰是被保險人
2021-02-17旅行社責任險條款簡介
2021-01-30交通事故造成車輛損壞的,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予理賠
2021-01-09保險合同的中止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4交通事故中對方摩托車沒有手續保險公司會賠對方車輛損失嗎
2021-01-03買二手車保險沒轉怎么辦
2021-02-03集資房轉讓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23土地出讓金的性質是什么
2021-02-092020年拆遷補償中山市的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02020最近大棚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