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法律關于名譽權的規定有哪些?
1、《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2、《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3、《侵權責任法》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4、《民通意見》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以書面、口頭等行使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二、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
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與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綜上所述,我國很多法律法規都對名譽權做出規定,在這些規定中,主要涵蓋兩大方面,公民名譽權受到保護,侵犯名譽權的后果和法律責任。一般情況下,侵犯名譽權是在民法調整范圍內,當然,對方惡意誹謗侮辱的,造成嚴重后果可能觸犯刑法。
侵犯名譽權律師函怎么寫
侵害名譽權糾紛
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誹謗誣陷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9并購公司的價值怎么算
2020-12-0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的最佳時機是什么時候
2021-01-10哪時候可以去做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0-11-20父親被判刑可以申請變更撫養權嗎
2020-12-19離婚協議里的賠償金多久有效
2021-02-21猜疑屬不屬于家庭冷暴力
2021-03-05顧客如果喝醉酒在超市摔倒,誰來擔責
2020-12-24學生在學校門口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9學生借高利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30主張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有時效嗎
2021-03-04調崗調薪是否屬于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8派遣到其他公司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15勞動合同應該怎么解除
2020-11-23外企存在勞務派遣關系是否合法
2021-01-07無錫地區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0-12-26勞動糾紛調解需要幾天
2021-01-29意外險多少錢一年
2021-01-31保險合同中的默示保證是什么意思
2021-03-05車險騙賠都有什么特征判別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