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婚后監護人順序是怎么規定的?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十六條,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包括:
1、父母;
2、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
3、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
上述三種法定監護人擔任監護人的順序,是根據監護人與被監護人之間的血緣、組織等關系的遠近而確定的。《民法通則》第16條中關于這種法定監護人可擔任人員的排列順序,應當視為擔任監護人的先后順序。只要前一順序有人可作為監護人,后一順序的人就不能擔任監護人。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1條的規定,即使夫妻雙方離婚,也改變不了他們皆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監護人的身份。因此,即使夫妻雙方離異,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也是夫妻雙方。
二、法定監護人的相關法律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對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做了相關規定:
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3、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八條 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監護人的順序跟父母有沒有離婚之間根本就沒有任何的關系,民間還是有很多人都已經把撫養制度和監護制度混為一談。事實上,除特定的條件之外,法院或者其他任何人不能夠因為其中一方失去了孩子的撫養權,就理所應當的剝奪其監護權,所以在離婚后,孩子的監護人仍然是父親和母親。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股權變更費用都怎么規定
2021-03-08成立公司是否需要實繳出資
2020-12-28合并債權債務包括資產嗎
2021-03-21電動自行車逆行被摩托車撞了是哪方的責任
2021-03-08改裝車輛上路是否合法
2021-03-20婚前貸款買房,離婚房產怎么分配
2021-01-21夫妻協議離婚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30合同陷阱都有哪些形式
2021-02-27房產中介欺詐行為如何應對
2021-03-17意外事故包括哪些
2021-03-17家庭自用汽車損失保險合同上市怎樣的
2021-01-28辭職后用人單位不辦理保險交移
2021-03-01明知患病仍承保 保險公司被判賠
2021-03-14外資保險公司可以與關聯企業進行交易嗎
2021-03-17服兵役還有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如何給年老父母養老上保險
2021-01-22車禍對方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07四川省的商業車險二次費改啟動了
2020-12-08機動車所有人 管理人未按照規定投保機動車強制保險的 應當受到
2020-11-21當事人在代理關系案件中如何承擔舉證責任?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