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民法總則》、《侵權責任法》等法律的相關規定,行為人侵犯公民的名譽權,公民名譽權因此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要求對方停止侵害行為,并且恢復名譽,消除侵害行為帶來的影響,向受害人賠禮道歉的權利,同時,受害人還可以依法要求對方賠償損失。當然,如果是法人的名譽權受到侵害的,也擁有前述權利。
根據法律規定,侵害他人名譽權的,主要承擔的是民事責任,當然也可能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
侵害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是按照具體的情況而定,總結起來主要有:停止侵害的行為;消除對受害人造成的影響,恢復其名譽;返還財產;賠償受害人的損失;向受害人賠禮道歉;修理或是更換產品;支付違約金等等,具體怎么承擔,需要看實際的情況。
人民法院在審理名譽權侵權案件時,可以對侵害人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對于其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的財產進行收繳,同時沒收其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規定處以罰款、拘留,這個罰款和拘留就是行政處罰。
根據我國法律的相關規定,侵害名譽權立案標準主要有四點。
第一、行為人實施了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存在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并且被第三人了解的。一般侵權人的侵權行為主要是侮辱、誹謗等。
第二、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完全是出于自己的故意或是惡意,即在主觀上存在有過錯。
第三、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的對象,即被侵害對象,需要是具體的自然人或者法人。
第四、行為人的侵權行為給受害人造成了名譽上的嚴重損害,受害人因此而收到了不公正的社會壓力、精神上的折磨、心理上的負擔以及創傷等后果。當然,這種后果應當是實在的,而不能僅僅是受害人主觀上的感受,具體而言如社會地位的降低、因此被公司解雇等等。
實踐當中,認定行為人行為屬于侵害了他人名譽權的行為,應當看行為人主觀上是否是具有惡意,此為認定標準。假如行為人根本就不是出于實際惡意做的相應的行為,即便對他人的名譽造成了實際上的損害,也不應認定為侵權。
行為人因侵權行為需要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這種責任一般是由侵害行為、主觀過錯、造成的損害事實、行為與造成的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構成。對這四個要件,除了主觀過錯以外都是很好理解的,在此主要講下主觀過錯。
侵害名譽權的,行為人在主觀上是存在過錯的,過錯就包括了故意與過失。所謂故意,就是行為人對自己將要做出的行為會對他人造成名譽上的損害的事實是知道的,但卻依然積極地去施行,追求這樣的結果的發生,對于這樣的情況,如果情節嚴重的,構成刑法規定的侮辱罪或誹謗罪,將會受到刑事處罰。所謂過失,就是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給他人造成名譽損害的事實是能預見到的,但因疏忽大意或是過于自信等原因使得損害后果發生了的情形。但不管行為人是故意還是過失,主觀上的過錯已經存在,并且也造成了相應的后果,侵害他人名譽權的事實已經存在了,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以上是關于損害名譽權怎么處理的相關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侵害名譽權立案標準是什么?
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對侵害他人名譽權的行為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國家法律規定的原則
2021-03-01股權已經質押了可以轉讓嗎
2021-01-31小股東如何應對公司不分紅
2021-03-08法院強制執行還調解嗎
2020-11-11哪些民事案件由基層法院管轄
2021-02-15遺囑執行人有哪些職責
2021-02-27民法典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轉載侵權責任是什么
2021-02-04反抗家暴錘殺丈夫,法院會輕判嗎
2021-02-19商業銀行工作人員索取回扣造成損失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22非法占有是否具有處分權
2021-01-16涉及房產確權的離婚案件訴訟費用法律有沒有統一的標準
2021-01-16未簽訂勞動合同如何認定勞動關系
2020-11-12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3我國現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具體有哪些
2020-12-13常見的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2-07什么是比例賠付
2021-03-10汽車保險每年都交嗎?車險到期不買后果會怎樣
2020-12-30兩妻爭保險金受益權:誰能收益
2021-02-06保險受益權的消滅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