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拒付子女撫養費的怎么辦
夫妻一方在離婚前拒絕支付孩子撫養費的,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其支付孩子的撫養費。
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系是基于血緣關系而產生的,不管父母是否離婚,對于未成年子女都撫養撫養教育的義務,這既是人倫規范,也是我國婚姻法的明確規定。在夫妻雙方分居期間,一方直接撫養孩子,另一方對于孩子的撫養義務就體現在其支付撫養費上,因此不直接帶孩子的一方應當支付撫養費。
律師提醒,撫養費包括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用,上述費用應當和孩子的實際需要以及當地生活水平相適應,因此對于未經雙方協商同意的貴族學校的學費、購買奢侈品的開支等一方可以拒絕承擔。
此外,父母對子女的撫養義務到其十八周歲為止,因此不直接帶孩子的一方沒有支付孩子上大學費用的義務。
二、可拒付子女撫養費嗎
我國《婚姻法》第34條規定:“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后一年內或中止妊娠后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但這條規定只是針對案件審理期間,且是在女方能提供相關證據的情況下。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81條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關系的判決,不得申請再審。
所以說,一旦夫妻雙方離婚,想要撤銷原來的離婚判決或恢復原來的婚姻關系是不可能的,除非再婚。但是,在離婚后發現懷孕的,如果確實是與前夫的孩子,那么孩子的撫養費該如何處理呢?
根據我國婚姻法律規定,婚姻關系的解除并不意味著男方不用承擔撫養義務。《婚姻法》第36條規定,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后,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關于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實踐中,不能因為自己在離婚的時候沒有獲得孩子的撫養權,就以此為借口不支付孩子撫養費,這也是屬于不履行自身撫養義務的一種情況,而另一方在遇到拒付撫養費的時候,可以先與對方進行協商,協商無效的可以依法去法院提起訴訟,追索撫養費維護孩子的合法權益。
撫養費強制執行期限是多久
最新撫養費強制執行申請書范文
2020年子女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買賣期間將房屋轉租是否有效
2021-02-08工傷取鋼板費應該怎么主張
2021-02-26訴訟費用緩交的情況
2020-12-01對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果有異議具體采取哪種方法來處理
2021-02-14股權受讓方是否可以要求解除股權轉讓合同
2020-11-11著作權法修改的爭議問題有哪些
2021-03-03傳喚意味著定罪嗎
2021-01-05借條到期重寫怎么寫
2021-03-21離婚協議書如何簽訂
2021-01-04沒撫養過的養母能否主張贍養費
2020-12-20離婚女婿對前岳母無贍養義務嗎
2021-02-13第二順位繼承人是什么
2021-03-08學生周六溺水身亡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0自愿加班能要求加班工資嗎?
2021-01-13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辭退后有工資嗎
2021-01-08人壽保險是如何進行理賠的
2020-12-2230萬車貸追不回 保險公司當“賠匠”
2021-01-11哪些情況下不能保險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