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人的監護人可以由誰指定?
《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三款規定,對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民法通則》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對擔任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
這里指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有關單位指定監護人不服,或者指定其他近親屬為監護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由人民法院按特別程序進行審理,確定監護人。人民法院可以將《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二款和第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視為指定監護人的順序。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者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可根據后一順序監護人監護能力的強弱、行為、品德情況,按照對被監護人有利的原則擇優確定。這種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有關部門或人民法院指定監護人的做法,在民法上叫做指定監護。
二、老人監護人證明
監護是指對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進行監督和保護的一種民事法律制度。監護公證是指公證機構依法證明當事人享有監護權的事實或當事人之間簽訂的監護協議真實、合法的活動。有些情況下,特別是在涉外交往中,監護人為履行監護職責首先要證明自己享有監護權,在這種情況下,公證處可以為當事人辦理監護公證。
監護公證由當事人住所地的公證處管轄,監護協議公證也可由協議簽訂地的公證處管轄。當事人應當親自向有管轄權的公證處提出申請,不得委托他人代理。申請時,應填寫公證申請表,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本人的身份證件;
(二)與被監護人關系的證明;
(三)被監護人的基本情況;
(四)其他材料。如監護協議,有關單位同意的證明等。
監護協議不得含有強制未成年人接受宗教訓練等有礙被監護人成長的內容,對不符合我國憲法和有關政策規定的監護協議,公證處不能給予公證。
老人法定監護人一般是伴侶、子女以及近親,但也有一些例外情況,法定監護人是不需要走流程的,但若是沒有親屬關系的人例如朋友、晚輩想要成為該老人的監護人,需要爭得當地居民委員會的同意并上交相應文件進行辦理,手續并不復雜,時間也不會過久。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果有異議具體采取哪種方法來處理
2021-02-14要怎么寫追討個人債務授權委托書
2021-02-28離婚夫妻財產房屋分割問題
2020-12-23公安有調解權嗎
2021-03-08交通事故賠償款對方不給怎么辦
2021-01-12精神病人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1-22勞動關系轉移到異地保險怎么轉移
2020-12-01恢復勞動關系一裁終局是否適用
2020-12-31人性化的意外保險怎么賠付
2020-11-27飛機起飛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6保險投資基金有哪些投資策略
2021-02-06保險公司能否拒賠改裝機動車
2021-01-01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變更受益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5車輛超高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0-12-16保險合同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6公眾責任險稅前扣除
2021-01-07保險公估從業人員資質核準
2021-02-23荒山承包有哪些相關政策
2020-12-25土地轉讓合同違約的后果是什么呢
2021-02-15村里有權讓已婚婦女土地轉讓嗎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