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護人對被監護人的財產處分有效嗎?
(一)監護是為了監督、保護未成年人而設置的一項制度。其中,承擔監督、保護義務的人稱為監護人,受監督和保護的人稱為被監護人。監護人一般由與被監護人有親密關系的人承擔。根據《民法通則》第16條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肩監護人;
(二)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
(三)擔任被監護人的代理人,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承擔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的賠償責任。法律同時規定了監護人除了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隨意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
二、如何確定法定監護人
監護人制度,是對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設定專人保護其利益,監督其行為,并且管理其財產的法律制度。
法定監護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范圍和順序的監護。法定監護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擔任。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在我們國家中,未成年人和患有精神疾病患者不能獨自的對自身和財產進行負責,所以也是規定了必須要有監護人進行保護,法律中也明確了監護人擁有的權利以及義務,同時當監護人沒有履行應盡的義務時,我們也是可以向當地的機構申請更換和撤銷監護人的申請。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隨意傾倒危險廢物構成環境污染罪怎么處罰
2020-12-09檢察院不批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2020-12-17民事排除妨害怎么強制執行
2020-12-14夫妻共同債務是承擔連帶責任嗎
2021-03-23法定贍養費的給付內容
2021-03-13財產保全后賬戶可以有資金往來嗎
2021-02-27員工辭職是否確認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0勞動合同賠償:員工只憑試用期合同能否申請雙倍工資補償
2021-03-17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具體有哪些
2020-11-24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3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新規
2021-01-26生效不等于保險責任開始
2021-03-06如何確定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
2020-11-07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2-10交通事故保險不理賠怎么辦
2020-11-13保險代理人的作用
2021-03-14怎么理解土地承包期再延長三十年不變
2021-03-14如何區分土地出讓金與地價的不同點
2021-02-04征收集體土地審批程序以及要求
2020-12-14個人拆遷補償款是否屬于信息公開范圍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