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譽權是人格權中的一種,每一位公民都依法享有名譽權,當公民的名譽權受到損害時,可以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名譽權,而侵犯名譽權的人也將受到處罰,那侵犯名譽權的處罰有哪些呢?下面律霸為您解答!
一、侵犯名譽權的處罰有哪些
人民法院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和第一百三十四條的規定,名譽權受到侵害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判決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賠償損失,以及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
如果侵權人拒不執行,則:
1、由人民法院在相關報刊上予以公告,所支付費用有侵權人承擔。
2、人民法院給予罰款、拘留等處罰。
3、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財產部分。
4、給付延遲履行金。
二、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7條規定:“是否構成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應當根據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行為人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來認定。”因此,在具體認定行為人是否侵害他人名譽權時,應從以下四方面來確定:
1、行為人主觀有過錯。
主觀有過錯是指行為人對于他人名譽權受侵害的事實主觀上存在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以媒體新聞報道侵害他人名譽權案件為例,如果加害人的主觀心態為故意,我們可以輕易認定,但如果僅僅表現為對所報道的事實調查或審查不嚴導致報道失實,其主觀心態應如何認定?筆者認為,新聞媒體作為我國的社會監督主體,應當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自由報道權,而不應過分要求新聞媒體報道準確無誤。因為基于我國國情,輿論監督在社會生活中一直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方面。因此,我們應當鼓勵并支持新聞媒體繼續有效地發揮輿論監督作用。
2、行為人行為違法。
對于該構成要件中的“法”,最高人民法院未作明確解釋,但是,筆者認為,按照慣例,此處的“法”應作限制解釋,僅包括法律和行政法規。對于部門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法律文件,雖然可以約束行為人,但是違反這些規定,受害人并不得據此要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此種情況下,唯一可以救濟的途徑是向有關行政主管機關申訴控告,要求主管機關對行為人做出處理。
3、存在損害后果。
由于名譽權本身具有特殊性,因而名譽權的損害后果與一般侵權后果的表現有所不同,前者較為隱蔽,且舉證比較困難。如公民因加害人行為導致社會和他人對其品德評價降低;法人因加害人行為導致商譽下降、磋商中的合同被終止等。我國還沒有明文規定名譽權損害后果的具體表現形式,而涉訴的名譽權案件也一直由法官自由裁量,對于是否存在損害后果及后果嚴重性,沒有法定和統一的衡量尺度,這也是完善名譽權保護制度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
4、損害后果與違法行為之間有因果聯系。
因果聯系一般表現為直接和間接兩種,筆者認為,侵害名譽權的構成必須是違法行為直接導致了損害后果,如果確定違法行為與間接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聯系,必然導致權利濫用,這也與名譽權保護制度的初衷相違背。
名譽權對于每一個公民來說都是相當重要,不容侵犯的。如果有人侵犯了名譽權,法律將會勒令其停止侵犯,恢復被侵害者名譽。小編希望每一位公民在保護自己的名譽權不受侵犯時,也不要做出侵犯他人名譽權的行為!如果您對侵犯名譽權的處罰這個問題還有疑問,請及時聯系律霸的在線律師,讓我們為你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幫助您爭取更多利益。
侵犯名譽權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侵犯名譽權賠償數額怎么確定
侵犯名譽權不賠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冷靜期多久
2020-12-03營業執照不注銷下一家還能辦營業執照嗎
2020-11-08四級醫療事故有無精神撫慰金?
2021-01-30環境污染罪屬于刑事嗎
2020-11-21注冊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嗎
2021-02-23如何處理交通事故
2021-03-24涉外侵權行為的地域管轄如何適用
2021-01-25買方賣方仍應支付中介費嗎
2020-11-29社保減員能否作為勞動關系解除的條件
2021-02-13意外險怎么買
2020-12-29如何認定保險責任免除條款是不是合理
2021-02-11保險索賠有什么規定
2021-03-03疾病保險是否可以包含生存保險責任
2020-11-09開車碰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3-13交通事故訴訟是起訴司機還是保險公司呢
2020-11-20機動車被洪水沖走了可以找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22投保人在投保時應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1-15有關保險的一些基本概念
2020-12-06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指什么
2021-03-25違章建筑拆遷應否補償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