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名譽權糾紛,需要通過訴訟方式解決的時候,需要當事人先了解名譽權糾紛的管轄法院,然后才能提交起訴狀,啟動訴訟程序。那么實踐中該如何確定名譽權糾紛的管轄呢?我們一起從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名譽權糾紛如何確定管轄
因名譽權糾紛提起的訴訟,多為侵權之訴,根據《民事訴訟法》 第29條的原則規定,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8條的規定,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侵權結果發生地。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問:名譽權案件如何確定侵權結果發生地?答:人民法院受理這類案件時,受侵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住所地,可以認定為侵權結果發生地。
二、侵犯名譽權的行為有哪些
1.侮辱行為
侮辱,是指故意以暴力、語言、文字、漫畫等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毀損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的表現形式有:(1)以口頭語言或動作(非暴力)侮辱他人。(2)以暴力的方式侮辱他人。(3)以書面語言的形式侮辱他人。
2.誹謗行為
誹謗,是指行為人故意或過失地散布虛假事實,貶損他人名譽的行為。所謂“故意”,是指散布虛假事實的行為人明知所散布的事實是虛構的,不存在的,但因可以達到貶損他人名譽而仍然散布的行為;所謂“過失”,是指散布虛假事實的行為人不知所散布的事實是虛假的,但因可以達到攻擊目的而貶損他人名譽或因好奇而散布、傳播的行為。如果行為人散布的事實不是虛假的,散布這些事實涉及隱私,其目的是為了貶損其名譽的,亦可因泄漏個人隱私貶損他人名譽而承擔侵權責任。
誹謗的表現形式有:(1)語言誹謗。如通過口頭語言將捏造的事實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譽受損。(2)文字、漫畫誹謗。如通過撰寫文章或繪制漫畫,捏造事實并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譽受損。
3.新聞報道嚴重失實
新聞報道失實,是指新聞報道與事實真相不符的情形。如果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損,則應視為侵害他人名譽權。但考慮到新聞的時效性,新聞報道存在一些差錯也在所難免,故新聞報道中出現一般性的失實,可不作侵害名譽權處理。只有在新聞報道中嚴重失實并致他人名譽受損時,才視為侵害名譽權的行為。
4.評論嚴重不當
評論嚴重不當,是指對某人或某事的評論與實際情況明顯不符的情形。評論嚴重不當,且致他人名譽受損時,應認定為侵害名譽權。但基于言論自由的理念,對評論予以苛責也不合適。因此,如果評論僅僅是用語不當或遣詞造句不確切,且無故意或過失侮辱他人人格的內容和用語時,不能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由于名譽權糾紛多半都屬于侵權糾紛,按照法律的規定案件應該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而這里的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侵權結果發生地。要是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律霸的在線律師。
名譽權侵權構成要件有哪些,侵犯名譽權要承擔什么責任?
侵犯名譽權處罰是怎樣的
什么情況下法院不受理名譽權糾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白艷霞律師.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從事法律工作以來憑借扎實的法學功底.較強的代理訴訟經驗及多年的企業法律顧問工作經驗.為當事人挽回了巨額經濟損失.得到了當事人普遍好評.有多起婚姻家庭繼承糾紛.借款糾紛.交通事故.勞動爭議等民事代理業務.通過積累大量的辦案經驗現主要向合同糾紛.物流糾紛.公司業務.工程建筑等領域邁進并取得不錯的效果.尤其是對民事糾紛案件有著獨到的見解和處理流程.積累了大量的判例.在訴訟業務中.能夠對案件爭議焦點和法官審理思路有準確把握.充分考慮當事人的核心需求,在非訴業務中.把在訴訟中積累的經驗運用到實踐當中去.為當事人提前預防風險.盡量不發生糾紛或在產生糾紛時能最大化降低損失.白律師竭誠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前來探討咨詢法律業務!可電話聯系15025465062微信號:15025465062
再次鑒定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3-10未簽勞動合同被辭退有什么補償
2021-01-25婚前財產可以寫遺囑嗎
2021-02-02代寫遺囑有什么規定
2021-02-25怎樣申辦贍養協議公證
2020-11-26勞動服務期的相關規定
2020-11-17勞務派遣合同要怎樣解除
2020-12-13人身意外險能稅前扣除嗎
2021-03-22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1-01-26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1飛機延誤險怎么買
2020-12-23新《保險法》的溯及力問題
2021-01-12保險公司利用公司內部文件規定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25狀元紅兩全保險
2021-02-11什么是保險法中近因原則
2020-12-20保險理賠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0-12-11保險公司未說明免責事由,投保后能否拒賠
2020-12-03生死戀人留下的保險糾葛
2021-02-03保險公司的業務
2021-01-14土地承包經營權包含什么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