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所規定的監護人并沒有第一,第二之分。
對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包括未成年人和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進行監護的人。
一些國家的法律規定,監護人分為3種:
①由后死亡的父或母于遺囑中指定者,稱指定監護人。
②由法律規定的一定范圍的親屬依一定順序充任者,稱法定監護人。
③由監護機關或法院選定者,稱選定監護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擔任監護人;與未成年人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同意后,也可以擔任監護人。
被宣告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其監護人應由下列人員擔任:
①配偶。
②父母。
③成年子女。
④其他近親屬。
⑤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同意的。沒有上述監護人的,由其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對被監護人的近親屬、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可由有關行政機關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監護人的職責包括人身監護和財產監護兩個方面。對未成年人的人身監護,以教養、保護為目的。對被宣告為無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以保障其本人及社會的安全,并促其恢復健康為目的。至于財產監護,監護人得依法管理被監護人的財產,代理監護人為法律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北O護人在行使財產管理權時,得為被監護人的利益而使用或處分,但對不動產的處分,在許多國家的法律中是加以禁止或嚴加限制的。為了防止監護人利用監護關系侵害被監護人的權益,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監護人不得接受被監護人的財產。有的國家在法律上還特設監護監督人,以保證監護人依法履行其職責,在監護人與被監護人的利害有沖突時保護后者的權益,并設有監護法院等專門機構。
法律上是沒有第一監護人和第二監護人之分,只針對監護人的監護順序作了明確定位。監護人可以是普通成年公民亦可為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等。監護人的確立,有效保護未成年人和沒有民事行為人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依法作出適當的安排。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檢察院調查取證程序是什么
2020-12-18喪偶后原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1-01-04怎樣避免商標無效請求
2020-11-09商標侵權行為如何認定,哪些行為屬于商標侵權
2021-01-29留置時間一般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3-18解約定金可否有守約方提出
2021-01-23事實婚姻關系的子女怎么上戶口
2021-02-21女方懷孕期間男方出軌怎么辦
2020-12-04調解撤訴的案子是一審終審嗎
2021-01-27偽造房產證來抵押借款是什么罪
2021-02-06賣自己的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02多人居間合同怎么簽才有效
2021-01-29將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合法
2020-12-29產品責任險的由來和發展
2020-11-18集裝箱保險的性質及保險價值是什么
2021-01-19賠償責任誰承擔
2021-02-12車被冰雹砸傷可以理賠嗎
2021-01-08第三者責任保險的成立要件
2021-02-17保險業務規則和保險組織機構管理規定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6壽險投保一般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