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成為監護人的方式是什么
我國《民法通則》第17條“ 第十七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親屬;(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對于指定監護做了規定,第十七條第一款(一)至(五)項所列人員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時,有關組織即依法進入了為沒有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指定監護人的階段,既可根據當事人的請求行使指定監護人的權力,又有義務根據所了解掌握的情況主動為當事人所涉及的沒有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指定監護人,直至依法作出指定的決定并通知被指定人。
指定監護的原則
不管是法定監護還是指定監護,都是以被監護人為中心,因此有關組織為沒有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其近親屬中指定監護人雖然不受順序的限制,但都必須遵守一條原則——對被監護人有利,亦即應充分考慮將被指定的監護人的監護能力。根據第十一條的規定,認為監護人的監護能力,應當根據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條件以及與被監護人在生活上的聯系狀況等因素確定。這一原則也是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指定監護人時必須遵循的。
指定監護的形式
根據《民通意見》第十七條的規定,“有關組織指定監護人既可以書面形式通知,又可以口頭形式通知被指定人,而無須同時通知其他當事人或其它有關組織。”這是因為:
1、根據《意見》第十九條的規定,只有被指定人對指定不服才有提起訴訟的權利,而其他當事人沒有這種權利;
2、有關組織之間都是并列關系,某一組織無須經過其他有關組織的同意,也不需要經過協商,便能作出指定的決定。這就決定了指定監護人的形式只需某一有關組織依照《民法通則》規定的原則予以指定,并書面或者口頭通知被指定人即可(在實踐中還是以書面通知為妥)。
監護人的申請的方式有著具體的規定約束,所以對于有關的當事人來說既是自己的申請出現問題,對于具體的問題處理都會發生一些階段性的處置,所以即使自己的利益遭到侵犯,對于權益的維護也要按照法律程序來進行,從而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利益。
施工現場監護人員職責都有哪些?
消防監護人職責是什么?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裝修合同起訴年限是多久
2020-11-12合同的履行不能怎么認定
2021-02-07好意提供者是否需要承擔侵權責任
2021-03-03交警現場處罰寫錯車牌該怎么行政復議
2020-12-18破壞軍婚罪案例介紹
2020-11-15公攤面積最后被用到了什么地方你造嗎
2021-02-06如何理解勞動合同變更的協商一致準則有哪些
2021-01-30什么是家務勞動的補償請求權?
2020-12-23勞動爭議調解的程序
2021-02-16飛機延誤后起飛前還可以購買航班延誤險嗎
2021-01-15車輛損失險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義務
2020-12-02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人身保險合同常見問題
2021-02-23失火引起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8保險標的所有權轉移的認定
2021-01-25保險公司不予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0-11-27自然災害保險公司不賠合法嗎
2020-11-22林地的承包期是多長時間?
2020-12-01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管理
2020-12-25土地互換后可以要回來嗎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