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法律也是在不斷的健全和發展,其中更是重視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因為未成年人的心智沒有發展成熟,所以無法對其的行為負責,這時候就需要一個法定的監護人來監督保護,那么是如果規定孩子監護人是誰?一般情況下會有未成年的父母擔任,如夫妻已經死亡,則由其祖父母或同輩哥哥姐姐來擔任。
一、法定監護人確立原則
法律上監護人并沒有區分為第一監護人、第二監護人,作為父母均是監護人,沒有第一、第二之分。
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按照以下原則來確定:
(一)、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二)、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3、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 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三)、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四)、沒有第一條、第二條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監護人要履行哪些監護職責?
監護人的職責是依法履行對被監護人的義務,保護其依法享有的權利,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具體意見(試行)》第十條規定,監護人的法定監護職責是:
1、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
2、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
3、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
4、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訴訟;
5、對被監護人進行管理和教育;
6、在被監護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人發生爭議時,代理其進行訴訟。
另外,根據相關規定,因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了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監護人應承擔賠償責任;如果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由監護人承擔,被監護人有財產交由監護人代管的,應從被監護人的財產中支付,不足部分,應由監護人承擔。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信息,在上文中也回答了我國是如何確定孩子監護人是誰的問題,在日常的生活中,一些未成年人和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都需要有監護人的監護才可以更好的生活,如果監護人沒有盡到應盡的義務,我們也可以通過有關部門申請撤銷和更換監護人。
怎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賣合同糾紛民事起訴狀范本
2020-11-30專利申請復審費可以減免嗎
2021-03-14排除妨礙和排除妨害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3學生宿舍摔傷學校要負責任嗎
2020-12-02詳解以他人名義購房存在什么風險
2020-12-08何為房地產估價
2020-11-20村集資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07工傷認定爭議由誰舉證
2020-12-01擅自停工多久可以解除合同
2020-12-10競業限制領域如何界定
2021-01-10雙倍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04勞動監察大隊和勞動局是一回事嗎
2021-02-14不適用一裁終局的勞動糾紛
2020-12-10離職后利用公司的商業機密合法嗎
2021-02-01投保人在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22保險修車是自己先墊付嗎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
2021-01-08出險和理賠時要注意什么
2021-01-252020人身意外保險死亡賠償有多少錢
2021-02-12教練車出事的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1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就不能理賠嗎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