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相關的法律常識可以看出,對于未成年人來說監護人一般都為其父母。但是在一些實際的案件當中需要對于監護人的責任進行細分以及追究。此時父母雙方的監護責任就需要進行區分。對于夫妻雙方互為監護人嗎該情況在接下來的內容中就作出了詳盡的解釋說明。
夫妻雙方互為監護人嗎?
夫妻雙方都是獨立的民事主體。不是監護人。只有夫妻一方患特殊疾病(如精神分裂),失去了民事行為責任能力時,另一方就是監護人。精神病人對自己的行為不能判斷對錯,首先應由醫院的相關證明。夫妻雙方如果都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就不存在監護人的問題。監護人可以是,配偶,父母,子女。第十七條 【精神病人的監護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 配偶; (二) 父母; (三) 成年子女; (四) 其他近親屬; (五)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所以說應該是配偶首當其沖。監護人,是指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護職責的人。包括:(1)法定監護人,(2)指定監護人,(3)遺囑監護人,(4)委托監護人。上述監護人又可分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精神病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首先應當由其父母擔任,如父母死亡或者無監護能力的,按下列順序由以下人員擔任:①祖父母、外祖父母;②成年的兄、姐;③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綜上所述,關于夫妻雙方互為監護人嗎該問題需要根據當事人的實際民事能力展開分析。根據我國法律的要求規定,對于夫妻雙方來說,都屬于獨立的民事主體。但是在特殊的情況下,如一方患有精神疾病等另一方則為其監護人,視具體的當事人情況而定。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三級乙等醫療事故的規定
2021-02-26定金和訂金是一個意思嗎,哪個可以退
2021-02-21事故處理時間有什么規定
2020-11-12反擔保合同適用法律情形有哪幾種情況
2021-03-12臨時卸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3-04家長把學生打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6二手房交易注意事項
2020-12-07市場運作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1-16建筑用工是否允許勞務派遣
2021-01-05簽署保險代理合同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12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征及主要條款有哪些
2020-12-02應怎樣證明保險經紀人代表投保人的利益問題
2021-03-15車輛自燃險有必要買嗎
2021-03-24家財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2021-01-30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
2021-02-23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補償標準
2020-12-04拆遷補償安置
2020-12-03低保戶拆遷有補償嗎
2021-02-04公房拆遷安置款屬于遺產嗎
2020-12-10農村拆遷后的宅基地被他人占用是否可以要求補償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