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負責負擔被監護人,依據民法通則,監護人應當享受監護權,也應當履行監護義務,如果被監護人侵犯了別人的合法權益,被監護人所在單位應當對監護人補償不足部分進行補償,民法通則規定,個人適當進行賠償,單位應當全額進行賠償。
《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盡了監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他的民事責任。”
第二款規定:“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賠償,但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目前,在審判實踐中對“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有兩種不同的理解。一種意見認為,
單位擔任監護人的,不是適當賠償,而是全部賠償,
其理由是:
(1)《民法通則》規定監護人應承擔民事責任,單位既然擔任監護人,就應該承擔民事責任;
(2)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是一致的,監護人有行使監護的權利,也應當負擔監護的責任,不能只享受權利,不承擔義務和責任;
(3)保護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是《通則》的一項原則,如果被監護人侵犯了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擔任監護人的單位卻不對不足部分加以賠償,就不能有效地保護公民、法人的合法權益;(
4)如果不要求擔任監護人的單位承擔一定的民事責任,單位就可以不認真履行監護義務,任憑被監護人造成他人損害,不利于社會安定;
(5)個人的賠償能力遠遠不如單位,因此,個人適當賠償。而單位對不足部分應全額賠償。
單位擔任監護人的不承擔賠償責任,其理由是:
(1)監護人對被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實質上是一種義務承擔,至于監護人在履行監護職責時,能否要求支付報酬?對此,《民法通則》沒有明文規定,但從第十八條“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的規定來看,我國的監護制度,只能認為是義務性質的。
(2)被監護人的近親屬承擔監護義務,與因婚姻家庭關系而產生的權利義務相一致。
(3)《民法通則》關于監護人順序的排列,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的監護責任,主要應當由其近親屬承擔的立法精神。《民法通則》將單位列為排列最后的監護人,則是在沒有近親屬、朋友作監護人的條件下,為避免出現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得不到監護的情況而發生的,出發點既然不同,其承擔的監護責任也應有所區別,
對于近親屬來說,他們和被監護人之間,原本就存在著婚姻家庭立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擔任監護人是他們的法定義務,因此,近親屬監護人對被監護人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較多的賠償責任是順理成章的事,對于其他親屬、朋友來說,他們原本就沒有承擔監護責任的義務,僅僅是出于社會道義而自愿承擔的,因此在被監護人造成他人損害時,他們的賠償責任比近親屬監護人應適當減輕,
對于單位擔任監護人,他們體現著社會主義國家對人民群眾負責的精神。是從全社會的利益出發承擔起監護責任的。因此,在被監護人造成他人損害時,從他們擔任監護人的性質以及所處的監護人序列來看,都不應當理解為比近親屬,比其他親屬、朋友擔任監護人要負更重的賠償責任,從立法本意來考慮,只能理解為在這種情況下,單位不承擔賠償責任才比較合理。
綜上所述,法人負責負擔被監護人,民法通則將單位列在最后的法定監護人,如果沒有近親屬,單位應當承擔法定的監護義務,對于無完全行為能力的被監護人給別人造成傷害,應當有其監護人實施賠償義務,監護人不能隨意處理被監護人財產,應當履行監護義務。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部門規章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嗎
2021-02-19外商投資企業的組織形式適用哪些法律
2021-02-18惡意公示催告后果
2021-03-19超前點播是否違規呢
2020-12-31精神暴力包括哪些行為
2020-11-12家庭暴力法律新規定
2020-12-16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及精神賠償
2021-03-17傷殘鑒定費用是由誰支付
2020-11-19合同未履行多長時間可以確認無效
2021-03-10勞動合同的續訂的程序
2020-12-06勞務外包定義
2021-02-27保險公司的形式有哪些
2020-12-03員工意外險怎么做賬
2021-01-02團體意外險條款內容有哪些
2020-11-23保險違約責任條款有哪些
2021-03-16自殺保險公司理賠多少
2021-02-12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車被縱火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23他人毀壞財物后能否要求其和保險公司一起賠償
2021-03-01保險公司拒賠污染損失合理嗎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