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和離婚對很多人來說都是意義重大的事情,但是也有的人因為生活中的矛盾而想要離婚,如果沒有孩子的話離婚是比較簡單的,但是男女雙方如果有了孩子,那么關于孩子撫養權的歸屬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接下來讓小編告訴大家未滿二歲的嬰兒撫養權歸父親還是母親?
一、未滿二歲的嬰兒撫養權歸父親還是母親?
母離婚后,子女隨哪方生活,北京離婚律師一般是根據“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長”的原則來決定。
《婚姻法》第三十六條第三款規定:“離婚后,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后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利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對子女撫養問題,根據《婚姻法》規定及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11月3日頒發的《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應從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出發,結合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等具體情況妥善解決。
子女由誰撫養的問題應根據子女的年齡分兩種情況來決定:
哺乳期內的子女由母親撫養。第一條規定:“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隨母方生活”。如果母親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也可隨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的;
(2)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方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確無法隨母方生活的。
父母雙方協議兩周歲以下子女隨父方生活,并對子女健康成長無不利影響的,可予準許。
哺乳期后的子女由誰撫養的問題。首先應由父母雙方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情況判決。如果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優先考慮:
(1)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于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
(3)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
(5)父方與母方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可作為子女隨父或隨母生活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
如果子女是已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父母雙方對于女隨父或隨母生活發生爭執時,應考慮該子女的意見。
二、爭奪子女撫養權如何收集證據
1、雙方基本條件的取證。
離婚案件中夫妻雙方的基本條件,如工資、文化學歷等一般差距不大,但這并不表示就沒有差距,比如直接撫養方的思想品質,會直接影響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因此,取得這一方面的證據,是比較重要的。
2、雙方父母基本條件的取證。
很多時候,孩子特別對于學齡前兒童,不是夫妻一方帶,而是一方的父母帶。因此,孩子以往的生活環境,以及長期帶孩子的父母的意見及身體情況,往往也是影響孩子撫養權的一個重要方面。
3、孩子生活環境方面的取證。
離婚案件中孩子撫養問題的處理原則,是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如果雙方離婚,但有一方距離學校較近,或生活小區成熟,對孩子入學、生活最為有利,當然得到孩子撫養權的可能性就會更大。
4、孩子的意見相當重要。
十周歲以上的孩子一般對于離婚的含義及后果都基本了解,所以在一般情況下,法院會認真聽取十周歲以上孩子的意見。在離婚前或離婚過程中,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使孩子愿意隨對其最為有利一方撫養。
綜上所述,如果孩子已經長大了,他的撫養權歸屬最好能夠爭取孩子本人的意見,但是如果孩子還非常小,兩周歲以下的孩子最好還是跟母親生活比較好,當然還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如果母親具有不能撫養孩子的情況,就不能由母親撫養。
協議離婚孩子撫養權怎么協商
離婚孩子的撫養權怎么判
爭取子女撫養權時應該如何取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般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0-12-26沒開庭審理訴訟費可以退嗎
2020-12-25欠錢的違約了保證人要提前承擔責任嗎
2021-02-28不給探視權有什么后果
2021-01-30侵占罪與盜竊罪有哪些不同,侵占罪告訴處理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4訴訟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1-01老人已去世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29肇事叫人頂包算逃逸嗎
2020-11-17單位集資房糾紛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08沒有要約的合同是否要執行
2021-01-19快退休可不可以辭退
2021-01-23集體房產證的房子能過戶到兒子名下嗎
2021-02-04房地產開發流程周期以及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12房產部門可否撤銷房屋產權證
2020-11-24變更勞動合同內容要什么條件
2021-01-25工作多久勞動合同自然成立
2020-11-26勞務合同為什么不屬于勞動關系
2020-12-02試用期轉正工作總結范本
2021-03-17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工作原則
2020-11-20兒童意外險不得超過多少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