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撫養未成年子女是天經地義的時候,即使在父母離婚的情況下,未直接與子女生活在一起的一方也是需要支付撫養費來盡自己的撫養義務。但是父母不可能一輩子撫養子女啊,那么父母對子女的撫養義務什么時候終止呢?我們一起了解相關知識。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這種義務一知持續到子女成年并能獨立生活為止。父母對子女的“撫養費”包括子女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等費用。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下稱《意見》)及司法解釋一的有關規定:
1、父母撫養子女一般到18周歲為止,年滿18周歲的人屬于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2、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以其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并能維持當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給付撫育費。
3、父母應當負擔雖年滿18周歲,但是尚未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撫育費。
4、喪失勞動能力或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維持生活的成年子女,主要指患有嚴重疾病、殘疾、喪失部分勞動能力,不能參加正常就業的人。
5、尚在校就讀的,在校指高中及其以下學歷教育。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規定為“尚在校就讀的”。
《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第20條及第21條規定的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學歷教育,或者喪失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等非因主觀原因而無法維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意見》與《婚姻法》司法解釋一之間存在著沖突,《意見》認為只要是在校學生,父母就有,《婚姻法》司法解釋一認為是在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學歷教育的子女,因都屬于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不存在上位法與下位法,但是《婚姻法》司法解釋一是04年頒布的,要晚于93年的《意見》,根據新法優于舊法,使用《婚姻法》司法解釋一的規定,即對于在校就讀的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成年子女,父母沒有支付撫養費的義務。
6、確無獨立生活能力和條件的。主要指患有精神病,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生活在城鎮的子女無就業機會尚處于待業狀態的。
一般情況下,父母撫養子女的都是到子女成年,即年滿十八周歲。此后,父母便不再對子女承擔撫養義務。但凡事總有例外,如果子女滿了18周歲后,尚在校就讀的,則父母還要繼續撫養。要是子女在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以其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并能維持當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給付撫育費。
法律對子女撫養費糾紛的規定
非婚生子女撫養費糾紛如何處理
關于離婚子女撫養權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辦理財產公證的費用是多少
2021-02-28不撫養孩子一方探望孩子時,需要經過對方同意嗎
2020-12-31如何計算票據貼現利息
2020-12-05訴訟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1-02-09婚前隱瞞家族有精神病史能成為離婚理由嗎
2021-02-09無撫養關系的子女對繼母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01發生交通事故,警察怎樣劃分責任歸屬
2020-12-21終止的勞務合同保存多久
2021-01-20商業銀行對并購客戶提供哪些支持
2021-02-02喪偶的兒媳和女婿的繼承權
2021-03-11遺囑必須公證才生效嗎,遺囑公證生效后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13購房選房知道教你選購好房
2020-11-15試用期的長短有什么限制
2020-11-21怎么認定勞動合同變更是否合理
2020-11-09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不足怎么辦
2021-02-26意外傷害險中的意外傷害是指哪些情況
2020-12-10“私了”事故中證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2-16出境旅游意外保險怎么報銷
2021-01-26廣西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07某保險公司訴袁某 廖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