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財產公證具有下列特點:
(一)自愿性。
雖然《婚姻法》規定,男女雙方在結婚前應當依法到公證機關對各自的財產、債務的范圍、權利歸屬問題進行公證。但法律中規定的是“應當”而不是“必須”。婚前財產公證屬于男女雙方的協議行為,是否向公證機關申請公證完全出于當事人的真實意愿,且由男女雙方自愿選擇和決定,任何人不得強行逼迫其進行公證活動。公證機關應當尊重男女雙方提出婚前財產公證的權利,并給予其一定的幫助,告之辦理該公證的程序及所需的材料,對其意愿不得阻攔。婚前財產公證同遺贈公證、遺囑公證一樣,在特定條件下可以變更或撤銷。如果經過公證的個人財產,雙方婚后愿意共同使用、分享,任意一方可在自己享有的權利范圍內對已確立的婚前財產公證內容進行變更,或經夫妻雙方協商予以撤銷,這與財產公證制度并不發生矛盾。
(二)選擇性。
男女雙方在自愿的基礎上,可對法定的婚前財產范圍進行選擇性的公證。就目前情況看,婚前個人財產劃分為:1、婚前已購的房屋、家具、家用電器及個人所有的物品等,均應屬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2、夫妻一方死亡,另一方再婚的,對再婚前所繼承死亡配偶的遺產,應視為再婚一方婚前的個人財產。3、婚前雙方的個人積蓄,應歸個人所有。4、婚前雙方各自接受自己或對方親友的饋贈,應歸個人所有。婚前財產公證的選擇性就在于對上述財產標的物的公證法律并未作統一規定,而由當事人雙方自行商定。男女各方可對上述財產標的的全部予以公證,也可選擇其中的一部分公證,而放棄對其余財產的公證。
(三)合法性。
婚前財產公證是公證機關對申請公證的夫妻雙方就婚前的財產及債務等情況的權利歸屬問題所達成協議的真實性和合法性進行審查,并出具公證文書的一種法律行為。從公證所要具備的條件看,未婚雙方應達到法定婚齡,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且雙方是以即將成立婚姻關系為前提和目的進行的財產公證;從辦理公證的程序看,該公證是由當事人本人親自到公證處辦理,公證書須經公證雙方和公證處三方簽名蓋章,并以書面形式加以確認。只要是經過公證的個人財產,其所有權就應依法受到保護,一方就享有該財產的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權,并依法保障不受另一方的侵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勞動能力鑒定所需資料
2020-12-21對臺灣地區有關婚姻家庭民事判決的認可
2021-03-14先離婚后告重婚可以嗎
2020-12-17如何正確適用財產保全措施
2021-02-08申請專利費用減緩辦法的有關通知
2021-01-08事實收養關系的認定
2020-11-28車禍二級傷殘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0-12-04離婚不分家的協議
2021-03-19祥云縣離婚撫養費標準
2020-12-03按揭房解押要多久
2020-12-24擔保合同約定不明確該如何擔責
2021-01-06小區景觀燈漏電致女童死亡,物業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13房子70年產權到期后怎么辦?民法典草案規定:自動續期,可免費?
2020-11-07哪些霸王條款購房時應該注意
2021-01-24房產部分贈與怎么收稅
2021-03-20單位終止勞動合同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幾種情形
2021-01-30試用期的特殊規定有哪些
2021-03-06發生車禍后保險都賠哪些費用
2020-12-05保險合同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3-16平準保險費 LevelPremium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