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仲裁:
一、案件受理
當事人應當在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起60日內向轄屬的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申請時應當提交申訴書,并按照被訴人數(shù)提交副本。申訴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1)勞動者當事人的姓名、職業(yè)、住址和工作單位,用人單位的名稱、地址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
(2)仲裁請求和所根據(jù)的事實和理由;
(3)證據(jù)、證人的姓名和住址。
勞動者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要求公司及時解除勞動合同,除非公司違反《勞動合同法》、侵犯勞動者權利。不然,必須按照《勞動合同法》相關規(guī)定辦理:提前一個月申請辭職,辦理工作交接,才能解除勞動關系的。
如雙方當事人有委托代理人的,還需提交書面授權委托書。
二、調查取證
仲裁委員會有權要求當事人提供或補充證據(jù)。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取證,或針對雙方當事人的申訴和答辯中存在的疑點,仲裁委員會依職權可向有關單位、知情人了解情況和收集證據(jù),遇有需要勘驗或鑒定的問題,應交由法定部門勘驗或鑒定;沒有法定部門的,由仲裁委員會委托有關部門勘驗或鑒定。
三、仲裁調解
在查明爭議事實的基礎上,由仲裁庭或仲裁員主持,對勞動爭議案件先行調解,經調解達成協(xié)議的由仲裁委制作《仲裁調解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字,仲裁員署名,加蓋仲裁委員會印章并送達當事人。調解不成的,仲裁庭應及時仲裁。
四、仲裁裁決
仲裁庭開庭裁決,應當在開庭的4日前,將開庭時間、地點的書面通知送達當事人。
開庭審理時,聽取申訴人的申訴和被訴人的答辯,由仲裁庭進行當庭調查、主持辨論,征詢雙方當事人的最后意見,并再行調解。雙方未達成協(xié)議或不愿接受調解的,經仲裁庭作出裁決,并制作《仲裁裁決書》送達雙方當事人。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fā)生法律效力。一方當事人不執(zhí)行的,對方當事人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
按實際情況,只要屬于勞動仲裁的范圍,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處理。相關法律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fā)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fā)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fā)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fā)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fā)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y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fā)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仲裁委員會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應當在收到仲裁申請后的60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批準可以延長30日。處理集體勞動爭議,應當自組成仲裁庭之日起15日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可延長15日。
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6稅收違法行為三種行政處罰
2020-12-03什么是區(qū)塊鏈
2021-03-250元轉讓合同和贈與合同的區(qū)別
2020-12-11房屋抵押給擔保公司后能否買賣
2021-01-15回購房
2020-11-12暫住證過期了重新辦都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9房地產糾紛案件舉證須知
2021-01-19哺乳期內是否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2021-03-18勞務派遣工合同期滿是否解聘
2020-12-21辭職不批準去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0-12-25定值保險合同包含哪些范圍
2021-03-11“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09保險合同解除后已付保險金是否應全額返還
2020-11-26投保協(xié)議
2021-02-27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候分離
2021-01-10土地流轉合同范本內容
2020-12-07不服征地拆遷補償方案,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嗎
2020-12-11拆遷補償協(xié)議書戶員沒簽字有什么后果
2021-02-13國家對拆遷安置有沒有統(tǒng)一政策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