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法是規定仲裁程序的法律,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不是行政法,行政法指行政法規,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
仲裁程序
申請和受理
第21條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存在有效的仲裁協議;
(二)有具體的仲裁請求、事實和理由;
(三)屬于仲裁委員會的受理范圍。
第22條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向仲裁委員會遞交仲裁協議、仲裁申請書及副本。
第23條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當事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二)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
(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1]。
第24條仲裁委員會收到仲裁申請書之日起五日內,經審查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受理,并通知當事人;認為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當事人不予受理,并說明理由。
第25條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后,應當在仲裁規則規定的期限內將仲裁規則和仲裁員名冊送達申請人,并將仲裁申請書副本和仲裁規則、仲裁員名冊送達被申請人。
被申請人收到仲裁申請書副本后,應當在仲裁規則規定的期限內向仲裁委員會提交答辯書。仲裁委員會收到答辯書后,應當在仲裁規則規定的期限內將答辯書副本送達申請人。被申請人未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
第26條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未聲明有仲裁協議,人民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開庭前提交仲裁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駁回起訴,但仲裁協議無效的除外;另一方在首次開庭前未對人民法院受理該案提出異議的,視為放棄仲裁協議,人民法院應當繼續審理。
第27條申請人可以放棄或者變更仲裁請求。被申請人可以承認或者反駁仲裁請求,有權提出反請求。
第28條一方當事人因另一方當事人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裁決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的,可以申請財產保全。
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提交人民法院。
申請有錯誤的,申請人應當賠償被申請人因財產保全所遭受的損失。
第29條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律師和其他代理人進行仲裁活動。委托律師和其他代理人進行仲裁活動的,應當向仲裁委員會提交授權委托書。
對于你提出的“仲裁法屬于行政訴訟嗎”問題,仲裁法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不是由國務院進行制定的,所以仲裁法不是屬于行政訴訟的,仲裁法是規定仲裁程序的法律,所以對仲裁的程序的高效性有著很大的作用。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只履行了部分怎么賠償
2020-12-29小區樓頂是私人所有還是大家共有
2021-02-11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19監察委地域管轄怎么確定的
2021-01-10家庭暴力導致離婚案例
2020-12-25孫子能替奶奶打贍養費官司嗎
2020-11-25合同雙方可以約定在合同簽訂地仲裁或訴訟嗎
2020-11-20上海工傷護理費應該誰付
2020-11-30挪用公款罪如何認定
2021-02-05勞務合同應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3企業辭退員工需謹慎 違法辭退需賠償- 溫明律師
2020-12-27私家車投保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2021-02-24投保人死亡繼承人是否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3保險合同內容有哪些方面的變更
2021-02-24學生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7旅游財物被盜旅行社該賠嗎
2020-12-24醉酒肇事保險賠償嗎
2021-02-15簽訂保險合同的過程是怎樣的
2020-11-18出現車禍怎么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16黑龍江司法鑒定指定保險醫生正確嗎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