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員在辦理仲裁案件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預想不到的情況發生。《仲裁法》第37條規定:“仲裁員因回避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職責的,應當重新選定或指定仲裁員”。由于我國實行的是機構仲裁,沒有臨時仲裁,所以仲裁員都是列入仲裁員名冊的有一定專業知識和社會聲望的人,除因回避不能履行職責外,其他不能履行職責的原因主要是因病、事假確實不能出庭。仲裁員接受仲裁案件后,沒有正當理由,一般不得辭去自己的職務。
根據我國《仲裁法》,因回避而重新選定或指定仲裁員后,當事人可以請求已進行的仲裁程序重新進行。是否準許,由仲裁庭決定。仲裁庭也可以自行決定已進行的仲裁程序是否重新進行。根據規定,重新選定或者指定仲裁員后,仲裁程序可以重新進行。仲裁程序在兩種情況下重新進行:
一是當事人提出請求后,仲裁庭作出同意仲裁程序重新進行的決定;
二是仲裁庭自行決定。這樣規定既尊重了當事人的意愿,貫徹了當事人自愿的仲裁原則,又賦予仲裁庭決定權,保證仲裁庭順利進行仲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內容是什么
2021-01-10夫妻財產贈與時財產歸誰
2020-12-20無產權安置房繼承要繳稅嗎
2021-03-03什么是駁回訴訟請求
2020-12-02房本上寫的集體土地可以做抵押嗎
2020-11-10勞動合同終止包括幾種情況
2021-01-11股東離職是否有競業限制
2021-01-30是否對所有公司都負競業限制義務
2020-12-07勞動保護的措施有哪些
2021-01-05勞動爭議案件最多能賠償幾年
2020-11-19意外傷害保險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14保險合同生效程序
2021-02-25什么叫做特別約定
2020-12-26寶馬車主告狀 法院判保險公司支付保險金
2020-11-26對待不屬于保險責任的事情應該怎么辦
2020-12-28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四條
2021-02-19保險監管的必要性是什么
2020-12-25保險賠償金給付的若干法律問題
2020-12-06投保人
2021-02-05土地承包合同有除斥期嗎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