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生效后,申請人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被申請人有時向執行法院申請不予執行;或者被申請人向仲裁機構所在地中級法院申請撤銷仲裁裁決,被駁回后,又向執行法院申請不予執行。執行法院對仲裁裁決的程序和實體一并審查,有時會作出不予執行的裁定,使仲裁裁決在事實上法律效力喪失。由于仲裁法規定仲裁機構的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在未被仲裁機構所在地中級法院撤銷前,其仍是生效的法律文書,執行法院無權撤銷裁決書卻有權依民訴法裁定不予執行。為此,筆者擬對民訴法與仲裁法中關于仲裁的法律效力作一分析,并對相關法律條文中沖突的解決提出立法建議。
仲裁法第63條規定,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裁決有民事訴訟法第217條第2款規定的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該條款是對民事訴訟法條款的延續。但民事訴訟法于1991年4月9日施行,當時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仲裁條例》為主的經濟仲裁制度的性質屬于行政仲裁,國家立法機關為防止行政機關行政仲裁權的濫用,通過民事訴訟法第217條賦予人民法院對仲裁裁決有不予執行的權利。但民事訴訟法第217條所調整的仲裁原意與之后的仲裁法所調整的仲裁,卻有本質的區別:前者是行政機關行使行政權,后者是仲裁機構行使公斷權;前者的裁決作出后,并不立即生效,后者實行一裁終局,裁決作出之日起即發生法律效力;前者裁決生效后的司法監督方式是民事訴訟法規定的不予執行,后者裁決生效后的司法監督方式是仲裁法規定的仲裁機構所在地中級法院可以行使的撤銷權等。綜上所述,仲裁法實施后,民事訴訟法第217條所調整的仲裁,與仲裁法所調整的仲裁,已不屬同一意義上的仲裁。
為了保證仲裁的合法性、有效性、權威性,仲裁法賦予了仲裁機構所在地的中級法院對仲裁裁決的撤銷權,給了當事人不服仲裁裁決而申請撤銷的救濟渠道,就不應再給當事人向執行法院申請不予執行的救濟渠道,否則會出現不同法院對同一裁決有不同的處理結果。仲裁裁決未被撤銷前,其對當事人的法律效力就合法有效地存在,執行法院應當依法執行生效的法律文書,不應裁定不予執行。執行法院如裁定不予執行裁決就等于變相地行使了本應由仲裁機構所在地中級法院行使的撤銷權,這樣很可能使仲裁裁決成為一紙空文,不利于及時、有效地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與我國仲裁法立法目的、立法效益也是相悖的。鑒于仲裁法已賦予仲裁新的歷史含義,與民事訴訟法第217條所調整的仲裁對象已不一致,筆者建議國家立法機關對上述問題予以考慮并及時作出立法修改:除執行中仲裁裁決被有權法院撤銷,執行法院有權裁定不予執行外,其它情況下執行法院不得不予執行;執行法院如發現裁決書確有錯誤的,可移送仲裁機構所在地中級法院審查,案件可暫作中止執行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認定期限一般是多少天
2021-01-31個稅匯算清繳過了期限,還能匯算嗎
2021-01-04軍人是否可以涉外結婚
2021-03-15出車禍能要求精神賠償嗎
2020-11-10贍養人負的贍養義務有哪些
2021-01-01仲裁授權委托書是怎樣的
2020-12-27如何申請越級強制執行
2021-03-23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會影響征信嗎
2021-03-11土地使用權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20解除勞動合同后是否要遵守競業限制
2021-03-10勞動爭議經濟賠償金的適用情形
2020-12-27保險合同生效后十日內可以取消嗎
2021-01-18只能在當地購買人壽保險合同嗎
2020-12-31蘇州一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
2021-03-09人壽保險理賠手續是什么,理賠標準又是怎么樣的
2021-01-17保險期間屆滿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2-31車禍傷殘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1-12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06汽車沒買保險交警查到會怎樣處理
2021-02-26關于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21